字 | 團 |
释义 | 團〔团〕 《説文》:「團,圜也。从囗,專聲。」 (一)tuán 《廣韻》度官切,平桓定。元部。 ①圆;圆形。《説文·囗部》:「團,圜也。」《玉篇·囗部》:「團,圓也。」《墨子·經下》:「鑑團景一。」孫詒讓閒詁:「蓋謂鑑正圜則光聚於一。」晋張翰《周小史》:「香膚柔澤,素質參紅。團輔圓頤,菡萏芙蓉。」明諸聖鄰《大唐秦王詞話》第四十六回:「沓沓長空歛霧烟,冰輪都勝别時團。」 ②圆形物。如:线团;纸团;蒲团;汤团;菜团。 ③萦绕;围。唐李賀《屏風曲》:「團迴六曲抱膏蘭,將鬟鏡上擲金蟬。」明朱鼎《玉鏡臺記·拘温家屬》:「衆兵團住温家,一個個都挷(綁)起來解去稱賞,不可走了一人。」《清朝野史大觀·夏侍郎窘迫》:「每日早晚二餐,諸人團坐而食。」 ④聚集;集合。南朝宋顔延之《應詔觀北湖田收》:「陽陸團精氣,陰谷曳寒煙。」唐張説《東部酺宴》之三:「争馳羣鳥散,鬭伎百花團。」朱德《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》:「朋辈志同意自投,团成砥柱止中流。」又指聚合体。如:云团;疑团;抱成团;三五成团。 ⑤把东西揉弄成圆球形。漢崔寔《四民月令》:「齊人呼寒食為冷節,以麯為蒸餅樣,團棗附之,名曰棗糕。」《齊民要術·造神麴并酒》:「團麴之人,皆是童子小兒。」茅盾《尚未成功》:「拿起那张写了题目的原稿纸来,大书着『生活该死』四个字,就团皱了,丢进了字纸簏。」 ⑥估量;猜度。唐韓愈《南山詩》:「團辭試提挈,挂一念萬漏。」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宫調》卷六:「我團着這妮子做破大手脚。」 ⑦用同「圈(quān)」。圈点。清陳鴻墀《全唐文紀事·典章二》:「舊令拾遺團句把麻者,蓋謁者不知書,多失句,故用拾遺低聲摘句以助之。」 ⑧军队编制单位。唐代兵制三百人为一团。现代在师(或旅)之下,下辖若干营。《隋書·禮儀志三》:「又步卒八十隊,分為四團,團有偏將一人。」《新唐書·兵志》:「士以三百人為團,團有校尉。」 ⑨工作或活动的集体。如:乐团;主席团;报告团;参观团;慰问团。 ⑩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。又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。如:儿童团;团中央。 ⑪宋代对市肆的称呼。宋耐得翁《都城紀勝·諸行》:「又有名為團者,如城南之花團,泥路之青果團,江干之鮝團,後市街之柑子團是也。」 ⑫古代行政单位名。《資治通鑑·後周世宗顯德五年》:「詔諸州併鄉村,率以百户為團,團置耆長三人。」 ⑬量词。用于成团或成堆的事物。如:一团毛线;一团碎纸;一团烈火。宋陸游《歲暮六首》之四:「啖飯著衣常苦懶,為誰欲理一團絲?」《花月痕》第六回:「我一團好意,倒惹得他搶白起我來。」 ⑭姓。《萬姓統譜·先韻》:「團,見《姓苑》。」 (二)chuán 《集韻》淳沿切,平仙禪。 同「輲」。载柩车。《集韻·𤣗韻》:「輲,載柩車也。或作團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