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固 |
释义 | 固 《説文》:「固,四塞也。从囗,古聲。」 gù 《廣韻》古暮切,去暮見。魚部。 ①险要。《説文·囗部》:「固,四塞也。」《周禮·夏官·叙官》:「掌固。」鄭玄注:「固,國所依阻者也。國曰固,野曰險。」《論語·季氏》:「今夫顓臾,固而近於費。」何晏集解引馬融曰:「固謂城郭完堅,兵甲利也。」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「東有肴函之固。」高誘注:「固,堅牢,難攻易守也。」唐杜甫《有感五首》之三:「莫取金湯固,長令宇宙新。」 ②坚牢;巩固。《玉篇·囗部》:「固,堅固也。」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囗部》:「凡堅牢曰固。」《詩·小雅·天保》:「天保定爾,亦孔之固。」毛傳:「固,堅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言天之安定,汝王位亦甚堅固矣。」《古詩十九首·明月皎夜光》:「良無磐石固,虚名復何益?」朱德《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》之二:「愿与人民同患难,誓拼热血固神州。」 ③安定。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晋始伯而欲固諸侯,故解有罪之地以分諸侯。」韋昭注:「固,猶安也。」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「(張)良因説漢王曰:『王何不燒絶所過棧道,示天下無還心,以固項王意?』」明諸聖鄰《大唐秦王詞話》第六十四回:「今虜既深入,必有懼心,與戰則克,與和則固,制服突厥,在此一舉。」 ④专一;坚定。《廣韻·暮韻》:「固,一也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上》:「吾聞夫犬戎樹惇,帥舊德而守終純固,其有以禦我矣!」韋昭注:「固,一也。言犬戎循先王之舊德,奉其常職,天性專一,終身不移。」《韓非子·五蠹》:「是以賞莫如厚而信,使民利之;罰莫如重而必,使民畏之;法莫如一而固,使民知之。」陈奇猷校注:「一,謂統一;固,謂不變。」宋孔平仲《續世説》卷一:「孝友淳深,立身貞固。」 ⑤愚陋;固执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固,陋也。」《論語·子罕》:「子絶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邢昺疏:「常人之情……好堅固其行。」《孟子·告子下》:「固哉!高叟之為詩也。」趙岐注:「固,陋也。」清侯朝宗《贈季弟序》:「士不因時變通,守一卷之書,終其身吚唔呻吟,以為不失祖父之舊,亦何其固而不知所擇也。」 ⑥闭;闭塞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「諸厥固泄,皆屬於下。」王冰注:「厥,謂氣逆也;固,謂禁固也。」《漢書·揚雄傳》:「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,欲行者擬足而投迹。」顔師古注:「固,閉也。」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「國之綱紀,本無禁固諸國通問之詔也。」 ⑦废;破败。《字彙補·囗部》:「固,廢也。」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夫莒太子殺其君而竊其寳來,不識窮固又求自邇,為我流之於夷。」韋昭注:「固,廢也。」《荀子·王霸》:「彼持國者,必不可以獨也。然則彊固榮辱在於取相矣!」梁启雄注:「固,破敗也,與彊義相反。」 ⑧副词。 ⑨连词。表示因果关系,相当于「因此」、「所以」。《楚辭·離騷》:「不量鑿而正枘兮,固前脩以葅醢。」唐柳宗元《封建論》:「吾固曰:非聖人之意也,勢也。」 ⑩通「胡(hú)」。何,何以。《莊子·天地》:「夫明白入素,无為復朴,體性抱神,以遊世俗之間者,汝將固驚邪?」俞樾平議:「固,讀為胡。胡、固並從古聲,故得通用。『汝將胡驚邪』,言汝與真渾沌遇則不驚也……固猶故也。是以固為胡,猶以故為胡矣。」《楚辭·離騷》:「固時俗之工巧兮,偭規矩而改錯?」闻一多《古典新義》:「固疑何之誤……『何』有疑怪意,作固,則肯定矣。」 ⑪嫉妬。《逸周書·祭公》:「汝無以嬖御固莊后,汝無以小謀敗大作。」王念孫雜志:「固,讀為婟,音護。《説文》『婟,嫪也。』《廣雅》作『嫭』,云:『嫉、嫪、嫭,妬也。』『是婟』與『嫉姤』同義。」 ⑫经久难治的(疾病)。后作「痼」。《字彙補·囗部》:「固,與痼同。」《禮記·月令》:「(季冬之月)行春令,則胎夭多傷,國多固疾。」《後漢書·皇甫規傳》:「臣素有固疾,恐犬馬齒窮,不報大恩,願乞冗官,備單車一介之使。」 ⑬姓。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三:「固,晋平公時,有舟人固乘。」《萬姓統譜·遇韻》:「固,見《姓苑》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