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华〕

《説文》:「華,榮也。从艸,从𠌶。」段玉裁注:「𠌶與華音義皆同。」徐灝箋:「𠌶華亦一字,而《説文》别之者,以所屬之字相從各異也。……𠌶乃古象形文,上象蓓蕾,下象莖葉,小篆變為亏耳。」高鸿缙《中國字例》:「按:字原象形,甲骨文用為祭名。人或加艸為意符,遂有華字。及後華借用為光華意,人乃另造荂,荂見《方言》。六朝人又另造花字。日久而華字為借意所專,荂字少用,花字遂獨行。」

(一)huā 《廣韻》呼瓜切,平麻曉。魚部。

①花,花朵。《説文·華部》:「華,榮也。」《詩·周南·桃夭》:「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。」蔡邕《釋誨》:「夫華離蔕而萎,條去幹而枯。」陸機《短歌行》:「時無重至,華不再揚。」

②开花。《禮記·月令》:「(仲春之月)始雨水,桃始華。」南朝江淹《效阮公詩十五首》之十五:「天道好盈缺,春華故秋凋。」

③轻浮柔弱如花的脉象。《素問·大奇論》:「脈至如華者,令人善恐。」王冰注:「謂似華虚弱,不可正取也。」

④昏花。《五燈會元》卷三十七:「僧問:『撥塵見佛時如何?』師曰:『莫眼華。』」

⑤当中剖开。《爾雅·釋木》:「瓜曰華之。」邢昺疏:「此為國君削瓜之禮也。華謂半破也,降於天子,故破而不四析也。」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為天子削瓜者副之,巾以絺;為國君者華之,巾以綌。」鄭玄注:「華中裂之不四析也。」

(二)huá 《廣韻》户花切,平麻匣。魚部。

①光彩,光辉。《尚書大傳》卷一:「日月光華,旦復旦兮。」三國曹丕《芙蓉池作》:「丹霞夾明月,華星出雲間。」范仲淹《御街行》:「年年今夜,月華如練,長是人千里。」又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。李白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:「黄鶴樓前月華白,此中忽見峨眉客。」馮應京《月令廣義》:「月華之狀如錦雲捧珠。」

②时光。北周庾信《竹杖賦》:「潘岳秋興,嵇生倦游,桓譚不樂,吴質長愁,並皆年華未暮,容貌先秋。」劉方平《秋夜泛舟》:「歲華空復晚,相思不堪愁。」韓維《太后閣帖子》:「迎得韶華入中禁,和風次第遍神州。」

③年轻;年少。南朝劉遵《應令詠舞》:「倡女多艷色,入選盡華年。」李商隱《錦瑟》:「錦瑟無端五十絃,一絃一柱思華年。」

④文采。南朝江淹《知己賦》:「既含道潤,亦發才華。」《文心雕龍·徵聖》:「然則聖文之雅麗,固銜華而佩實者也。」

⑤声望;名闻。《文選·任昉〈宣德皇后令〉》:「客游朝,則聲華籍甚。」李善注:「《漢書》曰:陸賈庭公卿間,名聲籍甚。」

⑥彩色的。特指雕绘或装饰。《書·顧命》:「牖間南嚮,敷重篾席。黼純,華玉仍几。」傳:「華,彩色。」《楚辭·招魂》:「蘭膏明燭,華鐙錯些。」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:「華榱璧璫,輦道纚屬。」顔師古注:「華,謂彫畫之也。」

⑦华丽;美丽。《論衡·自紀》:「論貴是而不務華,事尚然而不高合。」三國鍾會《孔雀賦》:「五色點注,華羽參差。」《隋書·五行志下》:「於仙都苑穿池築山,樓殿間起,窮華極麗。」

⑧鲜美。《素問·異法方宜論》:「其民華食而脂肥。」王冰注:「華謂鮮美,酥酪骨肉之類也。」王勃《還冀州别洛下知己序》:「華饌重開,直報蛟龍之髓。」

⑨精华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:「夫精明五色者,氣之華也。」韓愈《進學解》:「含英咀華。」

⑩敬辞,用于同对方有关的事物。如:华诞(称人生日);华翰(称人书信)。劉禹錫《謝竇相公》:「每奉華翰,賜之衷言。」韋應物《答崔都水》:「常緘素札去,適枉華章還。」

⑪我国古称华夏,初指中原地区,后包举全部领土。简称华。《左傳·定公十年》:「裔不謀,夷不亂。」孔穎達疏:「中國有禮義之大,故稱夏;有服章之美,故謂之華。華夏一也。」《後漢書·西域傳贊》:「不率禮,莫有典書。」《北史·薛辯傳附薛慎》:「於是風化大行,有同俗。」

⑫汉语的简称。如:华英辞典。

⑬繁盛;荣华。《方言》卷一:「華,晠(盛)也。」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子為上卿,相二君矣,妾不衣帛,馬不食粟,人其以子為愛,且不華國乎!」韋昭注:「愛,吝也。華,榮華也。」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「有功者顯榮,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。」又使荣华。《楚辭·九歌·山鬼》:「留靈脩兮憺忘歸,歲既晏兮孰華予。」王逸注:「年歲晚暮,將欲罷老,誰復當令我榮華也。」

⑭显贵。《晋書·王遐傳》:「少以華族,仕至光禄勳。」《南史·到彦之傳附到撝》:「(王)晏先為國常侍,轉員外㪚騎郎,此二職清華所不為。」《資治通鑑·宋武帝大明二年》:「士庶雖分,本無華素之隔。」胡三省注:「華,榮也,耀也。故榮貴之族謂之華宗,其子弟謂之華胄。」

⑮黄色。《禮記·玉藻》:「雜帶,君朱緑,大夫玄華。」鄭玄注:「外以玄,内以華。華,黄色也。」

⑯粉。《文選·曹植〈洛神賦〉》:「芳澤無加,鉛華弗御。」李善注:「鉛華,粉也。」王夫之《鷓鴣天》:「鉛華未落君還在,我自從天乞活埋。」

⑰虚华;浮华。如:华而不实。《老子》第三十八章:「前識者,道之華而愚之始。」《後漢書·周舉傳》:「但務其華,不尋其實。」《晋書·范汪傳附范甯》:「飾華言以翳實,騁繁文以惑世。」又豪华;奢侈。南朝江淹《為蕭太傅上便宜表》:「臣聞經邦緯治,玄華為急;體國宇民,循素乃安。」北魏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開善寺》:「石崇乃是庶姓,猶能雉頭狐腋,畫卵雕薪;况我大天王,不為華侈。」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:「吾性不喜華靡,自為乳兒,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,輙羞赧棄去之。」

⑱(头发)花白。《墨子·修身》:「華髮隳(墮)巔,而猶弗舍者,其唯聖人乎!」《後漢書·文苑傳下·邊讓》:「幕府初開,博選清英,華髮舊德,並為元龜。」李賢注:「華髮,白首也。」陸游《適閩》:「功名塞外心空壯,詩酒樽前髮已華。」

⑲车盖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「建翠華之旗,樹靈鼉之鼓。」李善注引張揖曰:「以翠羽為葆也。」郭璞曰:「華,葆也。」

⑳瓜类植物的果实。《禮記·郊特牲》:「天子樹瓜華,不斂藏之種也。」鄭玄注:「華,果蓏也。」

㉑同「譁」。喧哗。《荀子·子道》:「奮於言者華,奮於行者伐。」俞樾平議:「華即譁之省文。」

(三)huà 《廣韻》胡化切,去禡匣。魚部。

①〔華山〕山名。一称太华山,古称西岳。在陕西省华阴市。《集韻·禡韻》:「崋,《説文》:『山,在弘農華陰。』或作華。」

②木名。后作「樺」。《莊子·讓王》:「原憲華冠縰履,杖藜而應門。」成玄英疏:「以華皮為冠。」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:「沙棠櫟櫧,華楓枰櫨。」顔師古注:「華即今之皮貼弓者也。」王先謙補注:「沈欽韓曰:『華,當作樺。』」

③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三》:「氏,子姓,宋戴公考父食采於,因氏焉,世為卿。」东汉有名医华佗

(四)kuā 《集韻》空媧切,平佳溪。

不正。《集韻·佳韻》:「華,不正也。或作𠇗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7 1:54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