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溝 |
释义 | 溝〔沟〕 《説文》:「溝,水瀆,廣四尺,深四尺。从水,冓聲。」 (一)gōu 《廣韻》古侯切,平侯見。侯部。 ①田间水道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溝,水瀆,廣四尺、深四尺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:「九夫為井,井間廣四尺、深四尺謂之溝。」《史記·夏本紀》:「(禹)卑宫室,致費於溝淢。」裴駰集解引包氏曰:「方里為井,井間有溝,溝廣深四尺。」《元史·良吏傳二·鄒伯顔》:「邑有宋趙抃所鑿溝,溉民田數千畝。」 ②街道旁排水的水道。《漢書·劉屈氂傳》:「死者數萬人,血流入溝中。」顔師古注:「溝,街衢之旁通水者也。」唐白居易《京兆府新栽蓮》:「污溝貯濁水,水上葉田田。」鲁迅《呐喊·鸭的喜剧》:「到夏天,大雨之后,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,那是都在沟里面的,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。」 ③护城河。《周禮·夏官·掌固》:「掌脩城郭溝池樹渠之固。」賈公彦疏:「謂環城及郭皆有溝池。」《史記·晋世家》:「梁伯好土功,治城溝,民力罷怨。」《禮記·禮運》:「城郭溝池以為固。」 ④流水道。《爾雅·釋水》:「水注川曰谿,注谿曰谷,注谷曰溝。」《國語·吴語》:「齊、宋、徐、夷曰:『吴既敗矣。』將夾溝而㢋我,我無生命矣。」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王景》:「景乃商度地執,鑿山阜,破砥績,直𢧵溝澗,防遏衝要,疎決壅積,十里立一水門,令更相洄注,無復潰漏之患。」 ⑤坑堑;壕沟。《墨子·兼愛下》:「今歲有癘疫,萬民多有勤苦凍餒,轉死溝壑中者。」明沈鍊《軍權》:「吾深溝高壘而天下之人莫犯焉,為其能權。」陆柱国《上甘岭》:「四颗迫击炮弹一齐落在通往营部去的交通沟旁。」又指山谷。《高玉宝·孙家屯的遭遇》:「姥娘在大山沟里住。」 ⑥开沟,疏通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:「凡溝逆地阞,謂之不行。」鄭玄注:「溝謂造溝,阞謂脈理。」《左傳·僖公十九年》:「初梁伯好土功,亟城而弗處,民罷而弗堪,則曰:『某寇將至。』乃溝公宫。」《史記·河渠書》:「于楚,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,東方則通溝江淮之間。」 ⑦与沟类似的浅槽。宋蘇軾《聚星堂雪》:「模糊檜頂獨多時,歷亂瓦溝裁一瞥。」《農政全書·牧養·六畜》:「(馬)尾本欲大,尾下欲無毛。汗溝欲得深。」 ⑧划断;隔开。《左傳·定公元年》:「季孫使役如闞,公氏將溝焉。」杜預注:「闞,魯羣公墓所在也。季孫惡昭公,欲溝絶其兆域,不使與先君同。」 ⑨古代数词。万万穰为沟。《孫子算經》卷上:「凡大數之法,萬萬曰億;萬萬億曰兆;萬萬兆曰京;萬萬京曰陔;萬萬陔曰秭;萬萬秭曰穰;萬萬穰曰溝。」 (二)gǎng 《集韻》古項切,上講見。 同「港」。江河的支汊。《集韻·講韻》:「港,水分流也。或作溝。」 (三)kòu 《字彙》丘候切。 〔溝瞀〕愚昧。《荀子·儒效》:「志不免於曲私,而冀人之以己為公也;行不免於汙漫,而冀人之以己為脩也;其愚陋溝瞀而冀人之以己為知也,是衆人也。」楊倞注:「溝,音寇。愚也。溝瞀,無知也。」又《非十二子》:「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。」楊倞注:「溝,讀為怐。怐,愚也。猶,猶豫也,不定之貌。瞀,闇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