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湛,没也。从水,甚聲。一曰湛水豫章浸。㴴,古文。」段玉裁改「豫章」为「豫州」,并注:「州,各本作章,今依《地理志》注、《集韻》所引訂正。」

(一)chén 《廣韻》直深切,平侵澄。侵部。

①沉没。后作「沈(沉)」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湛,没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古書浮沈字多作湛。湛、沈,古今字,沉又沈之俗也。」又「按:直林切,七部。大徐:宅減切。未知古義、古音也。」《漢書·五行志中》:「《左氏》昭公二十四年十月癸酉,王子鼂成周之寳圭湛于。」顔師古注:「《爾雅》曰:『祭川曰浮沈。』湛讀曰沈。」岳珂《桯史》卷六:「與其子相泣,自湛於湖,時人哀之。」董舍《旅窗讀漢書》:「提兵十萬擁元戎,斬帥湛船意氣雄。」又覆灭。《漢書·鄒陽傳》:「然則荆軻湛七族,要離燔妻子,豈足為大王道哉!」顔師古注引應劭曰:「湛,没也。」王先謙補注:「劉敞曰:王充書言荆軻,并殺其九族,殺則是湛矣,非必沈之水也。」

②深邃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興七十有八載,德茂存乎六世,威武紛紜,湛恩汪濊。」司馬貞索隱引韋昭曰:「湛恩,上音沈。」張衡《思玄賦》:「私湛憂而深懷兮,思繽紛而不理。」黄宗羲《陸文虎先生墓誌銘》:「用儒博物考古之功,加以湛思。」

③沉淀。《荀子·解蔽》:「故人心譬如槃水,正錯而勿動,則湛濁在下,而清明在上。」楊倞注:「湛讀為沈,泥滓也。」

(二)dān 《廣韻》丁含切,平覃端。侵部。

①和乐;喜乐。《集韻·𧟹韻》:「媅,《説文》:『樂也。』或作湛。」《詩·小雅·賓之初筵》:「錫爾純嘏,子孫其湛。」鄭玄箋:「湛,樂也。王受神之福於尸,則王之子孫皆喜樂也。」《春秋繁露·玉杯》:「是故善為師者……省其所為而成其所湛,故力不勞而身大成。」舊注:「湛,音耽。」錢大昕《木棉花歌》:「拍手頓足紛雜沓,太平有象樂且湛。」

②沉醉;迷恋。《詩·大雅·抑》:「顛覆厥德,荒湛于酒。」鄭玄箋:「荒廢其政事,又湛樂於酒。」《漢書·霍光傳》:「與從官官奴夜飲,湛沔於酒。」顔師古注:「湛讀曰沈,又讀曰躭。沈沔,荒迷也。」章炳麟《诸子学略说》:「孔子讥乡愿而不讥国愿,其湛心利禄,又可知也。」

(三)tán

①水潭。后作「潭」。《管子·輕重戊》:「人之王,外鑿二十䖟,韘十七湛,疏三江,鑿五湖,道四涇之水,以商九州之高,以治九藪,民乃知城郭門閭室屋之築,而天下化之。」鄒漢勛《讀書偶識》:「䖟,同巟。沈、湛、潯、潭,古通字。韘,同渫。」毛奇齡《王君墓誌銘》:「重得彷舊事,放燈船於汪園湛中。」

②舒缓。《太玄·玄告》:「是故地坎而天嚴,月遄而日湛。」范望注:「遄,疾也。湛謂潭潭,徐遲之貌也。月日行十三度,故疾;日日行一度,故遲也。」

(四)zhàn 《廣韻》徒減切(《集韻》丈減切),上豏澄。侵部。

①露厚重貌。《廣雅·釋訓》:「湛湛,露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湛露》:「湛湛露斯,匪陽不晞。」傳:「湛湛,露茂盛貌。」徐鉉《納后夕侍宴》:「天上軒星正,雲開湛露垂。」謝芳連《孟夏山中晚坐》:「石林湛雨氣,山月連陽暉。」

②深厚貌。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「忠湛湛而願進兮,妒被離而鄣之。」王逸注:「湛湛,重厚貌。」《新書·威不信》:「德厚焉,澤湛焉,而後稱帝。」魏源《默觚上·學篇十》:「澹莫澹于五穀之甘乎,樂莫樂于道誼之湛乎!」

③盈满;饱满。《楚辭·招魂》:「湛湛江水兮上有楓,目極千里兮傷春心。」王逸注:「湛湛,水貌。」《淮南子·覽冥》:「故東風至而酒湛溢,蠶咡絲而商絃絶。」高誘注:「酒湛,清酒也。」李白《聞丹邱子於城北山營石門幽居因叙舊以寄之》:「松風清瑶瑟,溪月湛芳樽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十四回:「説也奇怪,那歪邪不正的字兒,被他一圈,就個個精光飽湛起來。」

④湿润。《管子·地員》:「五粟之土,乾而不挌,湛而不澤。」郭沫若等集校引王紹蘭曰:「湛有滋潤之義。澤讀《周頌·載芟篇》『其耕澤澤』之澤。」

⑤安貌。《方言》卷十三:「湛,安也。」郭璞注:「湛然安貌。」錢繹箋疏:「謝混《遊西池詩》『水木湛清華』李善注引《蒼頡篇》:『湛,水不流也。』不流,即安之義也。」《老子》第四章:「湛兮似若存。」河上公注:「言當湛然安静,故能長存不亡。」王維《西方變畫讚》:「湛然不動,疑過于往來;寂爾無聞,若離于言説。」黄遵憲《鉄漢樓歌》:「先生湛然色不變,崛强故態猶狂奴。」

⑥清澈。《增修互註禮部韻略·豏韻》:「湛,澄也。」陶潛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》:「涼風起將夕,夜景湛虚明。昭昭天宇闊,皛皛川上平。」郭周藩《譚子池》:「金出繼靈泉,湛若清琉璃。」劉基《鉛山龍泉》:「何當揚湛冽,盡洗貪濁腸。」又清明。如:湛蓝的天空。李白《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》:「縞乎若寒崖之霜,湛乎若清川之月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閩遊日記》:「森碧上交,清流出其下,不覺神湛骨寒。」靳以《结婚》:「这时候忽然下起大雨来,电闪冒着湛蓝的冷光。」

⑦清晰貌。蘇軾《行香子·過七里灘》:「水天清,影湛波平。」黄宗羲《董巽子墓誌銘》:「弘治以來,詩準盛,流於剽竊。公安解縛而失法,竟陵浚深而迷路。前人湛然之,今不難以丸泥改色,重起風波。」

⑧淬。「焠火」俗称「湛火」。赵树理《三里湾》:「这东西用的铁俗话叫锭铁……只要打个尖,湛一湛火就能用。」

⑨通「憺」。安定。《冀州從事張表碑》:「恬静湛泊,匪偟時榮。」

⑩古水名。故发源于河南省宝丰县南,东流至叶县注入北汝河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湛,湛水豫州)浸。」《集韻·侵韻》:「湛,水名,在襄城。」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:「川曰,寖曰。」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河南六·裕州》:「湛水,在(葉)縣北三十里。源出東南汝州魚齒山,經縣北,入于汝水。」

⑪姓。《廣韻·豏韻》:「湛,姓。後漢有大司農湛重。」《通志·氏族略五》:「氏,後漢有大司農湛重荆州刺史陶侃湛氏新淦人。又有湛方湛茂司州刺史湛僧智湛賁袁州人。有尚書郎湛俞人。望出新淦豫章也。」

(五)jiān 《集韻》將廉切,平鹽精。又子鴆切。侵部。

同「漸」。浸泡。《集韻·沁韻》:「湛,漬也。」又:「浸,漬也。或作湛。」又《鹽韻》:「湛,漬也。《禮》:『湛饎必絜。』通作漸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鍾氏》:「染羽,以朱湛丹秫,三月而熾之,淳而漬之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:「湛,漬也。」《禮記·内則》:「漬取牛肉,必新殺者,薄切之,必絶其理,湛諸美酒。期朝而食之,以醢若醯醷。」鄭玄注:「湛亦漬也。」

(六)yǐn 《集韻》以荏切,上寑以。

〔湛𤄶〕也作「𤂹𤄶」。波浪翻腾貌。《集韻·𡪢韻》:「𤂹,𤂹𤄶,水動也。或作湛。」《文選·木華〈海賦〉》:「𧿒踔湛𤄶,沸潰渝溢。」李善注:「𧿒踔湛𤄶,波前却之貌。」

(七)chěn 《集韻》丑甚切,上寑徹。

〔湛潭〕水貌。《集韻·𡪢韻》:「湛,湛潭,水皃。」

(八)yín 《集韻》夷針切,平侵以。

同「霪(淫)」。久雨。《集韻·侵韻》:「霪,久雨為霪。或作湛。通作淫。」《論衡·明雩》:「變復之家,以久雨為湛,久暘為旱。」

(九)shèn 《篇海類編》氏任切。

古水名。在河南省济源市。已湮。《篇海類編·地理類·水部》:「湛,音諶。水名。在襄城。」《水經注·湛水》:「湛水河内軹縣西北部,東過其縣北,又東過波縣之北……又東南當平陰縣之東北,南入於湛水枳縣南原湛溪,俗謂之椹水也。是蓋聲形盡鄰,同于『三豕』之誤耳。」楊守敬疏:「《金志》河陽縣湛水。水當在今濟源縣西南,已湮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20:28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