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渡 |
释义 | 渡 《説文》:「渡,濟也。从水,度聲。」 dù 《廣韻》徒故切,去暮定。魚部。 ①过河;通过水面。如:强渡;横渡长江;远渡重洋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渡,濟也。」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「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。聞陳嬰已下東陽,使使欲與連和俱西。」唐李華《弔古戰場文》:「萬里奔走,連年暴露。沙草晨牧,河冰夜渡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二十二回:「(流沙河)似此艱難,怎生得渡!」清楊賓《柳邊紀略》卷一:「混同江一名粟末江……歸時為庚午二月二十一日,流澌蔽江,鋒甚利,舟不肯渡。」 ②通过;跨过。如:渡槽;渡过难关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渡,過也。」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「淮陰已受命東,未渡平原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粤西遊日記二》:「東入峽道中,灣環以進,忽天光上映,仰睇若重樓空架,兩崖上覆下嵌,無由渡虚上躋。」 ③渡口;摆渡处。常用于地名。如:风陵渡(在山西省黄河渡口)、深渡(安徽省新安江渡口)。《晋書·杜預傳》:「預又以孟津渡險,有覆没之患,請建河橋于富平津。」唐韋應物《滁州西澗》:「春潮帶雨晚來急,野渡無人舟自横。」清何永紹《遊浮山記》:「又居邑東偏水鄉之地,夾以石溪、塌湖、楊瀾諸渡,故又名浮渡。」又指渡船。如:轮渡。陈残云《香飘四季》第三十四章:「火照放下被卷,也蹲下来,等候搭渡。」 ④同「度」。过去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渡,去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渡者,《九歎》『年忽忽而日度』注云:『度,去也。』度與渡通。」 ⑤古州名。约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大新县、崇左市江州区、龙州县等地。《宋史·地理志六》廣南西路邕州羈縻州四十四有渡州。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