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嚌 |
释义 | 嚌 《説文》:「嚌,嘗也。从口,齊聲。《周書》曰:『大保受同祭嚌。』」 (一)jì 《廣韻》在詣切,去霽從。脂部。 ①微微尝一点。古代行礼时的仪节之一。又「嚌」与「啐」对举时,则「嚌」特指吸入酒时只到牙齿而止,不吸入口,吸入口则叫「啐」。《説文·口部》:「嚌,嘗也。」《書·顧命》:「大保受同,祭嚌。」《儀禮·士冠禮》:「有乾肉,折俎嚌之。」鄭玄注:「嚌,嘗之。」引申为品尝。宋蘇軾《泂酌亭》:「既味我泉,亦嚌我詩。」 ②吃;吸。唐韓愈《送高閑上人序》:「夫外慕徙業者,皆不造其室,不嚌其胾者也。」徐珂《清稗類鈔·動物類》:「蟻喜甜芽,可嚌其甜汁也。」 (二)jiē 《集韻》居諧切,平皆見。 〔嚌嚌〕象声词。《集韻·皆韻》:「嚌,嚌嚌,衆聲。」 (三)zhāi 《集韻》莊皆切,平皆莊。 〔嚌啀〕笑貌。《集韻·皆韻》:「嚌,嚌啀,笑皃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