嘻 xī 《廣韻》許其切,平之曉。之部。 ①叹词。 ⒈表示赞美。《詩·周頌·噫嘻》:「噫嘻成王!既昭假爾。」孔穎達疏:「噫、嘻,皆是歎聲……謂作者有所裒多美大而為聲以歎之。」宋蘇洵《張益州畫像記》:「天子曰嘻!命我張公。」 ⒉表示叹息。《大戴禮記·少閒》:「公曰:『嘻,善之不同也。』」盧辯注:「嘻,歎惜之聲。」唐韓愈《圬者王承福傳》:「嘻!吾操鏝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。有一至者焉,又往過之,則為墟矣。」 ⒊表示惊异。《莊子·讓王》:「二人(伯夷、叔齊)相視而笑曰:『嘻,異哉!此非吾所謂道也。』」 ⒋表示遗憾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:「伯魚之母死,期而猶哭。夫子聞之曰:『誰與哭者?』門人曰:『鯉也。』夫子曰:『嘻,其甚也!』」鄭玄注:「嘻,悲恨之聲。」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「其妻曰:『嘻!子毋讀書游説,安得此辱乎?』」 ⒌表示忿怒。《吕氏春秋·行論》:「(楚)莊王方削袂,聞之曰:『嘻!』投袂而起。」高誘注:「嘻,怒貌也。」 ②笑貌。《易·家人》:「婦子嘻嘻,終吝。」孔穎達疏:「嘻嘻,喜笑之貌也。」《漢書·灌夫傳》:「(灌)夫怒,因嘻笑曰:『將軍貴人也,畢之!』」顔師古注:「嘻,强笑也。」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宫調》卷五:「郎中診罷,嘻嘻的冷笑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