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韙 |
释义 | 韙〔韪〕 《説文》:「韙,是也。从是,韋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『犯五不韙。』愇,籀文韙从心。」段玉裁注:「《玉篇》云:『愇,怨恨也。』《廣韻》引《字書》:『愇,恨也。』皆不云同韙。」王筠釋例:「《是部》韙之籀文愇,《玉篇》在《心部》,注曰:『怨恨也。』《廣雅》:『怨、愇、很,恨也。』皆不以為韙之籀文,第音不異耳。《集韻·七尾》韙下繼收愇字,兩字各義,然則宋時《説文》尚無此重文也。」 wěi 《廣韻》于鬼切,上尾云。微部。 ①是;对。如:冒天下之大不韪。《説文·是部》:「韙,是也。」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「犯五不韙而以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?」陸德明釋文:「韙,是也。《蒼頡篇》同。」《漢書·叙傳下》:「昭韙見戒。」顔師古注引張晏曰:「韙,是也。明其是者,戒其非也。」清王夫之《讀通鑑論·漢昭帝》:「霍光聽范明友追匈奴,便擊烏桓,匈奴繇是恐,不能復出兵,韙矣哉。」 ②赞美。《古今韻會舉要·尾韻》引《增韻》:「韙,美之之意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「京室密清,罔有不韙。」李善注引薛綜曰:「韙,善也。」李周翰注:「韙,美也。」吴梅《风洞山·自序》:「成仁取义,君子韪焉。」又美好。《新唐書·薛播傳》:「故開元、天寳間,播兄弟七人皆擢進士第,衣冠光韙。」宋曾鞏《南齊書目録序》:「雖有殊功韙德。」郭绍虞注:「韙德,猶言美德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