韃〔鞑〕
(一)tà 《龍龕手鑑》他達反。
同「撻」。用鞭棍等打人。《龍龕手鑑·革部》:「韃,正作橽(撻)打也。」《改併四聲篇海·革部》引《俗字背篇》:「韃,音撻。義同。」
(二)dá 《龍龕手鑑》他達反。
〔韃靼〕⒈我国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。后为蒙古的别称。也单称「韃」。《篇海類編·鳥獸類·革部》:「韃,韃靼,北狄總名。」宋劉克莊《轉調二郎神》之四:「蒙韃殘兵騎豬遁,永絶生猺侵省。」元佚名《宋季三朝政要》卷一:「(紹定五年),國兵與韃靼國兵合圍燕京。」鲁迅《二心集·「民族主义文学」的任务和运命》:「联军的构成是汉、鞑靼、女真、契丹人。」⒉俄罗斯民族之一。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