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鞴 |
释义 | 鞴 (一)bèi 《廣韻》平祕切,去至並。又房六切。 ①车絥,覆盖在车轼上的一种饰物。也作「絥」。《廣韻·至韻》:「絥,《説文》:『車絥也。』鞴,絥同。」 ②装备车马。《字彙·革部》:「鞴,服駕牛馬也。」五代薛昭藴《離别難》:「寳馬曉鞴雕鞍,羅幃乍别情難。」元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二折:「我一馬難將兩鞍鞴。」《警世通言·趙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「不覺五更鷄唱,公子起身鞴馬要走。」 (二)fú 《廣韻》房六切,入屋奉。 韦囊。《廣韻·屋韻》:「鞴,韋囊。」 (三)bù 《廣韻》薄故切,去暮並。 〔鞴靫〕盛箭器。也作「步靫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·佳韻》引《埤蒼》:「鞴靫,盛箭室。」宋劉祁《征婦詞》:「恨妾不為金鞴靫,在君腰下隨風埃。」 (四)bài 《龍龕手鑑》蒲拜反。 皮鼓风囊,俗称风箱。也作「韛」。《龍龕手鑑·革部》:「鞴,吹火具也。」唐施肩吾《早春游曲江》:「羲和若擬動鑪鞴,先鑄曲江千樹紅。」《新五代史·死節傳·王彦章》:「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,載冶者,具鞴炭,乘流而下。」宋陳亮《賀新郎·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》:「天地洪爐誰扇鞴?」《天工開物·冶鑄·鍾》:「其爐墊於土墩之上,各爐一齊鼓鞴鎔化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