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灵〕

《説文》:「𤫊,靈巫,以玉事神。从玉,霝聲。靈,𤫊或从巫。」段玉裁认为「靈巫」应为「巫也」。

líng 《廣韻》郎丁切,平青來。耕部。

①古时人跳舞降神的巫。《説文·玉部》:「𤫊,巫也,以玉事神。靈,𤫊或从巫。」《楚辭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「靈偃蹇兮姣服,芳菲菲兮滿堂。」王逸注:「靈,謂巫也。」王国维《宋元戏曲考·上古至五代之戏剧》:「古之所谓巫,人谓之曰灵。……《楚辞》之『灵』,殆以巫而兼尸之用者也。其词谓巫曰灵,谓神亦曰灵。盖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、形貌、动作者,而视为神之所冯依,故谓之曰灵,或谓之灵保。」

②神灵。《玉篇·巫部》:「靈,神靈也。」《廣韻·青韻》:「靈,神也。」《詩·商頌·殷武》:「赫赫厥聲,濯濯厥靈。」孔穎達疏:「其見尊敬如神靈也。」《水經注·渭水上》:「出五色魚,俗以為靈而莫敢採捕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黔遊日記二》:「此山靈招我,不可失也。」又鬼怪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三百七十六引戴孚《廣異記》:「其家樹上,忽有靈語,呼阿嬭,即(鄭)會妻乳母也。家人惶懼藏避。……言訖,作鬼嘯而去。」宋蘇軾《神女廟》:「雲興靈怪聚,雲散鬼神還。」

③福,祐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靈,福也。」《玉篇·玉部》:「靈,祐也。」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「若以大夫之靈,得保首領以没,先君若問與夷,其將何辭以對?」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「受天之祐,享鬼神之靈。」南朝顧野王《進〈玉篇〉啓》:「是故仁風所扇,九服蒙靈;正朔可班,四荒懷德。」

④宠。《廣韻·青韻》:「靈,寵也。」

⑤灵验;效验。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「以為{〾龜}藏則不靈,蓍久則不神。」南朝鮑照《謝賜藥啟》:「𤻞(病)同山嶽,蒙靈藥之賜。」洪楝園《後南柯·甲陣》:「今日之本奏不靈了。」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「去药石摄卫之道弗讲,而乞灵于不知之力。」

⑥威灵。《國語·晋語七》:「七合諸侯,君之靈也。」《南史·陳紀上》:「武靈已暢,文德又宣。」

⑦灵魂。《楚辭·九章·抽思》:「愁歎苦神,靈遥思兮。」王夫之通釋:「靈,魂也。」温庭筠《過陳琳墓》:「詞客有靈應識我,霸才無主始憐君。」陳大章《甕山拜耶律文正公墓》:「刼火土一抔,英靈耿萬古。」又指人的精神或精神状态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:「故足以謂和,不可入於靈府。」郭象注:「靈府者,精神之宅也。」《顔氏家訓·文章》:「至於陶冶性靈,從容諷諫,入其滋味,亦樂事也。」

⑧对死者的尊称。如:灵位;灵榇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「靈之車,結玄雲,駕飛龍,羽旄紛。」三國曹植《贈白馬王彪》:「孤魂翔故域,靈柩寄京師。」《後漢書·張奂傳》:「措屍靈牀,幅巾而已。」也代指灵柩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七回:「看着那口靈,略無一分悲戚留戀的光景。」

⑨善,美好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靈,善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靈者,《多士》云:『丕靈承帝事。』《多方》云:『不克靈承于旅。』皆謂善也。」《詩·鄘風·定之方中》:「靈雨既零,命彼倌人。」鄭玄箋:「靈,善也。」白居易《修香山寺記》:「靈跡勝㮣,靡不周覽。」林則徐《廣東越華粤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》:「恐毒草之損靈苗,芟夷務盡。」

⑩聪明;通晓事理。《六書故·工事一》:「靈,神通曰靈。」《書·泰誓》:「惟人萬物之靈。」蔡沈注:「萬物之生,惟人得其秀而靈。具四端,備萬善,知覺獨異於物。」《莊子·天地》:「大惑者終身不解,大愚者終身不靈。」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:「靈,曉也。」按:杨树达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卷五:「靈,明慧通解之義。」《漢書·叙傳》:「及其長而多靈,有異於衆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「神歆馨而顧德,祚靈主以元吉。」李善注引薛綜曰:「靈,明也。」也指杰出的人材。《隋書·文學傳序》:「英靈,奇俊。」

⑪奇异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「生而神靈,弱而能言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言神異也。」《天工開物·陶埏》:「後世方士效靈,人工表異,陶成雅器,有素肌玉骨之象焉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二》:「覺樹影溪聲,俱有靈幻之氣。」

⑫灵巧;灵活。如:灵敏;机灵;心灵手巧;周转不灵。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十三》:「舞霓裳而骨節皆靈。」

⑬通「軨」。车厢的木格栏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鼎部》:「靈,叚借為䡼,即軨。」《左傳·定公九年》:「(陽虎)載葱(窻)靈,寢於其中而逃。」孔穎達疏:「賈逵云:『葱靈,衣車也。有葱有靈。』然則此車前後有蔽,兩旁開葱,可以觀望,葱中豎木謂之靈。今人猶名葱木為靈子。」阮元校勘記引惠棟云:「《尚書大傳》云:『未命為士車,不得飛軨。』鄭康成注云:『如今窻車也。』軨與靈古字通。」

⑭通「令(lìng)」。政令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鼎部》:「靈,叚借為令。」《書·吕刑》:「民弗用靈,制以刑。」孫星衍疏:「《緇衣》引《甫刑》靈作命。注云:『命,謂政令也。』」《法言·淵騫》:「游俠曰竊國靈也。」李軌注:「靈,命也。」又《重黎》:「人無為也,喪其靈久矣。」于省吾新證:「靈、令古字通……言之喪失其命久矣。」

⑮通「零」。零落。《詩·鄭風·野有蔓草》「零露漙兮」孔穎達疏:「靈作零字,故為落也。」阮元校勘記:「此則經本作『靈露』,《箋》作『靈落也』。假靈為零字。」《文選·班固〈幽通賦〉》:「形氣發於根柢兮,柯葉彙而靈茂。」張銑注:「柯葉於類,零落茂盛,皆由本根。」按:李善注本作「零」。

⑯姓。《廣韻·青韻》:「靈,姓。《風俗通》云:『齊靈公之後,或云公子靈圍{〾龜}之後。有餓者靈輒。』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7:41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