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莽 |
释义 | 莽 《説文》:「莽,南昌謂犬善逐兔艸中為莽。从犬,从茻,茻亦聲。」薛傳均答問疏證:「茻,衆艸也。是正字。……『南昌謂犬善逐兔艸中』為莽别一義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經傳草茻字皆以莽為之。」 (一)mǎng 《廣韻》模朗切,上蕩明。又莫厚切,莫補切。陽部。 ①丛生的草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一引《説文》:「木叢生曰榛,衆草曰莽也。」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「吴日敝於兵,暴骨如莽。」杜預注:「草之生於廣野莽莽然,故曰草莽。」南朝宋鮑照《蕪城賦》:「灌莽杳而無際,叢薄紛其相依。」唐李白《古風五十九首》之十四:「白骨横千霜,嵯峨蔽榛莽。」又指草木丛生处。《易·同人》:「伏戎于莽。」漢揚雄《長楊賦》:「羅千乘於林莽,列萬騎於山隅。」 ②草。《小爾雅·廣言》:「莽,草也。」《藝文類聚》卷八十一引《方言》:「莽,草也……南楚、江、湘之間謂之莽。」《楚辭·離騷》:「朝搴阰之木蘭兮,夕攬洲之宿莽。」王逸注:「草冬生不死者。」《淮南子·泰族》:「食莽飲水,枕塊而死。」宋吴文英《齊天樂·毘陵陪兩别駕宴丁園》:「斷莽平煙,殘荷賸水。」 ③大;广阔;深远。《小爾雅·廣詁》:「莽,大也。」《楚辭·九辯》:「莽洋洋而無極兮,忽翺翔之焉薄?」王逸注:「周行曠野,將何之也。」唐杜甫《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户》:「相望無所成,乾坤莽回互。」宋王安石《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》之一:「神莽吾難知,士病吾能砭。」毛泽东《念奴娇·昆仑》:「横空出世,莽昆仑,阅尽人间春色。」 ④粗率;冒失。如:鲁莽;莽撞;莽和尚。清陳確《哭祝子開美四首》之三:「單身駡賊獨何莽,十里索良亦大愚。」清洪昇《長生殿·覓魂》:「一口氣許了他上下裡尋花貌,莽擔承向虚無中覓麗娟。」鲁迅《故事新编·理水》:「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,粗手粗脚的。」 ⑤竹的一种。《爾雅·釋草》:「莽,數節。」郭璞注:「竹類也,節間短。」郝懿行義疏:「數節,促節也。莽竹節短,蓋如今馬鞭竹。」 ⑥粗重。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二章:「嗓音又粗,又嗄,又莽,又沙。」 ⑦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莽氏,《漢書》馬何羅逆誅,後漢馬后之先也。后惡其先有反者,改為莽氏。」 (二)máng 《集韻》謨郎切,平唐明。陽部。 〔莽蒼〕郊野苍茫的景色。《集韻·唐韻》:「莽,莽蒼,艸野之色。」《莊子·逍遥遊》:「適莽蒼者,三飡而反。」成玄英疏:「莽蒼,郊野之色,遥望之不甚分明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