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浚 |
释义 | 浚 《説文》:「浚,杼也。从水,夋聲。」姚文田、嚴可均校議:「小徐、《韻會·十二震》引作『抒也』,此作杼,誤。」 (一)jùn ㊀《廣韻》私閏切,去稕心。諄部。 ①挹取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浚,抒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抒者,挹也,取諸水中也。」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浚,𥂖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謂漉取之也。」 ②疏浚。《春秋·莊公九年》:「冬,浚洙。」杜預注:「浚,深之。」《漢書·溝洫志》:「屯氏河不流行七十餘年,新絶未久,其處易浚。」顔師古注:「浚謂治道之令其深也。」唐韓愈《重答張籍書》:「浚其源,導其所歸;溉其根,將食其實。」 ③深。《玉篇·水部》:「浚,深也。」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水部》:「浚,浚之則深。」《易·恒》:「浚恒。」孔穎達疏:「浚,深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小弁》:「莫高匪山,莫浚匪泉。」毛傳:「浚,深也。」唐柳宗元《鈷鉧潭西小丘記》:「潭西二十五步,當湍而浚者為魚梁。」明劉基《司馬季主論卜》:「激湍之下,必有深潭,高丘之下,必有浚谷。」 ④索取;榨取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:「子實生我,而謂子浚我以生乎?」杜預注:「浚,取也,言取我財以自生。」宋孔平仲《續世説·自新》:「江、淮錢穀之敝,多所剗革,不剥下,不浚財,經費以贏,人頗便之。」明徐光啓《屯田疏稿·禁私鹽》:「天下鹽官之宦橐,皆私販之餘潤也。則所浚者皆民膏,所闕者必國課耳。」 ⑤古水名。今湮。故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。《廣韻·稕韻》:「浚,水名,在衛。」《集韻·稕韻》:「浚,水名,在今京都。」 ⑥春秋时卫邑,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境。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直隷七·開州》:「濮陽廢縣,王氏曰:舊城在今(州)治西南三十里……城東南有浚城,又有寒泉。《詩》云:『爰有寒泉,在浚之下。』」按:开州1913年改为开县,1914年改濮阳县,今属河南省。《詩·邶風·凱風》:「爰有寒泉,在浚之下。」毛傳:「浚,衛邑也。」宋王應麟《詩地理考》卷一:「《水經注》:濮水枝津東逕浚城南,而北去濮陽三十五里,城側有寒泉岡,即《詩》『爰有寒泉,在浚之下』,世謂之高平渠,非也。」 ⑦通「駿」。急速。《詩·周頌·噫嘻》「駿發爾私」唐陸德明釋文本作「浚」,云:「浚,本亦作駿。」按:《詩》鄭玄箋:「駿,疾也。」唐元稹《競渡》:「龍門浚如瀉,漴射不可援。」《太平廣記》卷四百六十六引《三秦記》:「其龍門水浚箭湧,下流七里,深三里。」 ⑧敬;谨。《方言》卷六:「浚,敬也。秦、晋之間曰禀,齊曰浚,吴、楚之間自敬曰禀。」《書·臯陶謨》:「日宣三德,夙夜浚明有家。」孫星衍疏:「浚者,《方言》云『敬也』;明者,《釋詁》云『成也』。或『明』與『孟』通,故『孟諸』即『明都』。《釋詁》云:『孟,勉也。』言早夜旬宣三德,以敬勉有家之人。家謂有采地之臣。」 ㊁《集韻》祖峻切,去稕精。 〔浚稽〕古山名。即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山脉中段。《集韻·稕韻》:「浚,浚稽,山名,在匈奴。」 (二)xùn 县名。在今河南省。按:原名「濬县」,今作「浚县」。 (三)cún 《字彙補》七均切。 通「踆」。伏。《字彙補·水部》:「浚,與踆同,伏也。」清朱珔《説文叚借義證》:「蓋以浚為踆之假借。」《古文苑·劉歆〈遂初賦〉》:「獸望浪以穴竄兮,鳥脇翼之浚浚。」章樵注:「浚與踆同,伏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