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啗 |
释义 | 啗 《説文》:「啗,食也。从口,臽聲。讀與含同。」 dàn 《廣韻》徒敢切,上敢定。又徒濫切。談部。 ①同「啖」。吃;咬。《説文·口部》:「啗,食也。」《集韻·𠭖韻》:「啖,或作啗。」《韓非子·外儲説左下》:「仲尼先飯黍而後啗桃,左右皆揜口而笑。」又给吃。《國語·晋語二》:「主孟啗我,我教茲暇豫事君。」韋昭注:「啗,啖也。」又(用利)引诱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「使酈生、陸賈往説秦將,啗以利,因襲攻武關,破之。」《資治通鑑·漢景帝前三年》:「漢使人以利啗東越,東越即紿吴王出勞軍,使人鏦殺吴王。」胡三省注:「啗,餌之也。」 ②包含。《太玄·玄瑩》:「假哉天地,啗函啟化,罔裕於玄。」范望注:「啗,含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