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隶〕

《説文》:「隸,附箸也。从隶,柰聲。𨾀,篆文隸从古文之體。」按:《高奴權》、《睡虎地簡》、《石門頌》、《韓仁銘》右边皆从又从米,不从隶。桂馥義證:「本書㱁或作歀,謂𨾀亦隸之或體,當别有古文脱去。《一切經音義》三:『𱵰,附箸也。字從米從𠭥聲。古者𱵰人擇米以供祭祀,故從米也。』又卷一:『隷,從米𠭥聲。𠭥字從又從祟。』《九經字樣》:『案《周禮》:女子入于舂稾,男子入于罪𣜩。𣜩字故從又持米,從柰聲。又象人手也。經典相承作隷已久,不可改正。』案:此二説謂隸、𨾀皆從米。本當如此,但不知何以屬《隶部》。」

lì 《廣韻》郎計切,去霽來。脂部。

①古代奴隶。引申为地位低下者的通称。《説文·隶部》:「隸,附箸也。」桂馥義證:「《急就篇》:『奴婢私隸枕牀杠。」注:「隸,附著之義也。私隸者言屬著私家,非給官役者。』」徐灝注箋:「引申之義凡有所附著皆曰隸。」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隸,臣也。」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六:「《考聲》:『隸,賤屬也,僕也。』案:隸者賤臣也。」《廣韻·霽韻》:「隸,僕隸。」《儀禮·既夕禮》:「隸人涅廁。」鄭玄注:「隸人,罪人也。今之徒役作者也。」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「輿臣隸,隸臣僚。」孔穎達疏:「服虔云:『隸屬於吏也。』」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以贍萌隸。」

②附属;隶属。《集韻·寘韻》:「隸,附也。」《後漢書·馮異傳》:「及破邯鄲,及更部分諸將,各有配隸。」李賢注:「隸,屬也。」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「生常免租税,名不隸征伐。」蘇軾《率子廉傳》:「(率子廉)晚隸南嶽觀為道士。」章學誠《校讐通義·焦竑誤校漢志》:「豈可尊麒麟而遂謂馬牛不隸走部,尊鳳凰而遂謂燕雀不隸飛部耶?」

③汉字字体的一种,即隶书。如:篆、隶、行、草、楷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:「六體者,古文、奇字、篆書、隸書、繆篆、蟲書。」《水經注·穀水》:「言古隸之書起於代,而篆字文繁,無會劇務,故用隸人之省,謂之隸書。」《晋書·衛瓘傳附衛恒》:「所定乃隸字也。」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门外文谈》:「从隶书到现在的楷书,和形象就天差地远。」

④察看。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「關東吏隸郡國出入者。」裴駰集解:「《漢書音義》曰:『隸,閲也。』」

⑤通「肄(yì)」。学习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履部》:「隸,叚借為肄。《史記·劉敬叔孫通傳》:『羣臣習隸。』索隱:『隸,亦習也。』」按:中华书局标点本《史記》作「習肄」。權德輿《兩漢辨亡論》:「予因隸古史,且嗜《春秋》襃貶之學。」湯顯祖《紫簫記·審音》:「俺將此詞送到杜秋娘别院,隸習一番。」

⑥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五》:「氏,古有隸首善筭。」《正字通·隶部》:「隸,姓。隸首黄帝臣,作數。隸延之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28 20:55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