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隨 |
释义 | 隨〔随〕 《説文》:「隨,从也。从辵,𡐦省聲。」徐鍇繫傳:「隨,從也。從辵,隋聲。」 suí 《廣韻》旬為切,平支邪。歌部。 ①跟从;跟随。《説文·辵部》:「隨,从也。」桂馥義證:「從也者,本書『從,隨行也。』」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隨,行也。」錢大昭疏義:「隨者,《説文》:『隨,从也。』此條從、隨同訓行,義相成也。」《玉篇·阜部》:「隨,隨從也。」《儀禮·聘禮》:「使者入,及衆介隨入,北面東上。」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「遭漢末擾亂,隨叔玄避難荆州,躬耕于野,不求聞達。」宋蘇軾《南鄉子·雙荔枝》:「自小便相隨,綺席歌筵不暫離。」又照着办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:「蕭規曹隨。」顔師古注:「隨,從也。言蕭何始作規模,曹參因而從之。」 ②顺着;顺应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隨,順也。」《書·禹貢》:「禹敷土,隨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。」元王曄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「則你這媒人一箇箇,啜人口似蜜缽,都只是隨風倒舵。」清鄭世元《賣婦行》:「饑人隨路死,白骨滿渠填。」又依据,根据。《韓非子·安危》:「安術:一曰賞罰隨是非,二曰禍福隨善惡,三曰死生隨法度。」漢曹操《贍給災民令》:「貧窮不能自贍者,隨口給貸。」《天工開物·乃粒》:「土脈歷時代而異,種性隨水土而分。」 ③顺便。唐杜甫《北征》:「瘦妻面復光,癡女頭自櫛,學母無不為,曉妝隨手抹。」宋洪邁《容齋隨筆序》:「予老去習懶,讀書不多,意之所之,隨即紀録,因其先後,無復詮次,故目之曰隨筆。」 ④听任;放任。《大戴禮記·武王踐阼》:「牖之銘曰:『隨天之時,以地之財,敬祀皇天,敬以先時。』」盧辯注:「隨,任也。」王聘珍解詁:「隨天時者,牖所以見日也。」《史記·魏世家》:「秦葉陽、昆陽與舞陽鄰,聽使者之惡之,隨安陵氏而亡之,繞舞陽之北,以東臨許,南國必危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隨猶聽也。」唐韓愈《進學解》:「業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隨。」 ⑤听使唤。也作「遂」。隋巢元方等《諸病源候論·風病諸候上》:「半身不隨者,脾胃氣弱,血氣偏虚,為風邪所乘故也。」《北史·臨淮王傳附昌子孚》:「後遇風患,手足不隨,口不能言。」 ⑥追逐;追求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隨,逐也。」《易·隨》:「係丈夫,失小子,隨有求得,利居貞。」高亨注:「隨有求得,謂追逐而有所求則得也。」《莊子·則陽》:「覩道之人,不隨其所廢,不原其所起。」成玄英疏:「隨,逐也。」王先謙集解:「宣穎云:『隨猶追尋也。』」三國魏阮籍《咏懷八十二首》之五十六:「婉孌佞邪子,隨利來相欺。」黄節注:「隨利猶趨利也。」 ⑦随即,接着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「良業為取履,因長跪履之。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殊大驚,隨目之。」《漢書·佞幸傳·鄧通》:「長公主賜鄧通,吏輒隨没入之,一簪不得著身。」明佚名《祝髮記》第八折:「既克郢州,隨破湓城。」 ⑧六十四卦之一,卦形为䷐,震下兑上。《易·隨》:「隨,元亨利貞,无咎。」 ⑨腿。《易·咸》:「九三,咸其股,執其隨,往吝。」俞樾平議:「此爻之辭,與《艮》六二『艮其腓,不拯其隨』,文法相似。王氏彼注曰:『隨謂趾也。』竊疑隨乃骽之叚字。古無骽字,故以隨為之。」《新書·跪容》:「隨前以舉,項衡以下。」俞越平議:「隨乃骽之叚字。言拜之時,其骽必前以舉,其項必衡以下也。」 ⑩通「隋(橢tuǒ)」。狭长,长圆形。《淮南子·齊俗》:「闚而於盤水則員,於杯則隨。」劉文典集解:「《羣書治要》引作『於杯水即橢』。」《史記·天官書》:「前列直斗口三星,隨北端兑,若見若不,曰陰德,或曰天一。」司馬貞索隱本作「隋斗端兑」。按:《漢書·天文志》作「隨北端鋭」。王先謙補注:「隋、隨字通。《詩·破斧》釋文:『隋,形狹而長也。』」 ⑪古国名。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。姬姓。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。《集韻·支韻》:「隨,國名。」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:「楚武王侵隨。」杜預注:「隨國,今義陽隨縣。」 ⑫古邑名。春秋晋地,后为士蒍食邑,在今山西省介休市。《左傳·隱公五年》:「翼侯奔隨。」杜預注:「隨,晋地。」 ⑬古州名。西魏时置,治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。 ⑭姓。《廣韻·支韻》:「隨,姓。《風俗通》云:『隨侯之後,漢有博士隨何。』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