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降 |
释义 | 降 《説文》:「降,下也,从𨸏,夅聲。」 (一)jiàng 《廣韻》古巷切,去絳見。冬部。 ①从高处走下来,与「陟」相对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降,下也。」《詩·大雅·公劉》:「陟則在巘,復降在原。」鄭玄箋:「陟,升;降,下也。」《史記·樂書》:「布筵席,陳樽俎,列籩豆,以升降為禮者,禮之末節也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粤西遊日記一》:「過隘,洞複穹然,上崇下陷,俯躬南降,垂乳分列。」 ②高贵人物莅临,临幸。《文選·潘岳〈藉田賦〉》:「於是我皇乃降靈壇,撫御耦。」李善注:「降謂臨幸也。」唐李公佐《南柯太守傳》:「王以駙馬遠降,令且息東華舘。」 ③流窜。《山海經·大荒西經》:「耕既立,無首,走厥咎,乃降於巫山。」郭璞注:「自竄于巫山。」 ④降落。《爾雅·釋詁》:「降,落也。」《楚辭·九歌·雲中君》:「靈皇皇兮既降,猋遠舉兮雲中。」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「後間歲,鳯皇神爵甘露降集京師。」《宋史·禮志十一》:「俟齋室簾降,皇帝服通天冠、絳紗袍,禮部侍郎奏中嚴外辦。」《元史·李元禮傳》:「夫財不天降,皆出于民。」 ⑤鸟死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「天子死曰崩,諸侯曰薨……羽鳥曰降。」孔穎達疏:「羽鳥,飛翔之物,今云其降落,是知死也。」 ⑥诞生;生日。《楚辭·離騷》:「攝提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」宋佚名《臨江仙·慶梁孺人》:「天孫應降誕,德邁孟光賢。」《三國志通俗演義·廢漢君董卓弄權》:「王允曰:『今日老夫賤降,晚間少閑,欲屈衆大臣就舍下少酌,幸勿見阻。』」清龔自珍《己亥雜詩三百一十五首》之一百二十五:「我勸天公重抖擻,不拘一格降人材。」 ⑦赐给;给予。如:降福;降诏;降罪。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:「昊天不惠,降此大戾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中》:「王降翟師以伐鄭。」唐劉洎《論太子初立請尊賢講學表》:「聽朝之𨻶,引見羣官,降以温顔,詢以今古。」清楊秀清《禁酒誥諭》:「降有聖旨,不准飲酒。」 ⑧(帝王之女)下嫁。《玉篇·阜部》:「降,歸也。」《書·堯典》:「釐降二女于媯汭,嬪于虞。」《舊唐書·王珪傳》:「自近代公主出降,此禮皆廢。」宋王讜《唐語林·賢媛》:「和政公主,肅宗第三女也,降柳潭。」清趙翼《陔餘叢考·文成公主》:「自乾元元年,肅宗以寧國公主降回紇可汗,於是德、憲之女,相踵而適異國矣。」 ⑨贬低;降低。如:降职;降压;降价。《書·蔡仲之命》:「降霍叔于庶人。」《論語·微子》: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叔齊與!」《後漢書·竇融傳》:「列其功庸,兼茂於前多矣,而後世莫稱者,章末釁以降其實也。」李賢注:「降,損也。」 ⑩减退。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古者大寒降,土蟄發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降猶減也,退也。」唐張説《府君墓誌》:「調露元年秋,奉使晋陽,遇疾輦歸,藥禱無降。」柳亚子《为香凝先生题画》:「孤舟簑笠钓寒江,雪压风欺兴未降。」 ⑪脱掉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公子懼,降服而囚。」杜預注:「去上服自拘囚以謝之。」 ⑫停止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「先王之樂,所以節百事也,故有五節,遲速本末以相及,中聲以降。」杜預注:「降,罷退。」《莊子·外物》:「天之穿之,日夜無降。」成玄英疏:「降,止也。」 ⑬下;低。《文心雕龍·夸飾》:「故自天地以降,豫入聲貌,文辭所被,夸飾恒存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楚遊日記》:「此塢東為簫韶峯,西即斜巖,南為聖殿西嶺,北為馬蹄石,皆廓高裏降,有同釜底。」 ⑭香水「降真香」的简称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入道》:「㩗村醪,紫降黄檀繡帕包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「手提寳爐,焚着白檀紫降。」 ⑮通「洚」。泛滥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豐部》:「降,叚借為洚。」《書·大禹謨》:「降水儆予。」按: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引作「洚水警余」。趙岐注:「水逆行,洚洞無涯,故曰洚水也。」《水經注·河水》:「(水)不遵其道曰降,亦曰潰。」 ⑯通「隆(lóng)」。大;重。《管子·度地》:「當秋三月,山川百泉踊,降雨下,海路距,雨露屬。」郭沫若等集校:「維遹案:『隆降古字通用。』」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「君人者降禮尊賢而王。」俞樾平議:「《荀子·天論篇》作『隆禮』,乃正字,此作『降禮』,乃叚字。」《漢書·韋賢傳附韋玄成》:「自上而下,降殺以兩,禮也。」按: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作「隆殺」。 (二)xiáng 《廣韻》下江切,平江匣。冬部 ①投降;降伏。如:降龙伏虎;一物降一物。《玉篇·阜部》:「降,伏也。」《春秋·莊公八年》:「夏,(魯)師及齊師圍郕,郕降于齊師。」唐杜甫《秦州雜詩二十首》之三:「降虜兼千帳,居人有萬家。」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「(《华连洛德》)其诗取材古代,有英雄以败亡之余,谋复国仇,因伪降敌陈,渐为其长,得一举而复之。」也指投降的人。如:招降纳叛。《續資治通鑑·元順帝至正十六年》:「虐降致叛,老師無功。」 ②悦服。《詩·召南·草蟲》:「未見君子,憂心忡忡,亦既見止,亦既覯止,我心則降。」孔穎達疏:「故我心之愛即降下也。」 ③通「詳」。详细。元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折:「則俺那官人要個明降。」元尚仲賢《柳毅傳書》第四折:「欲待對官人説個明降,又恐怕肉身人道我荒唐。」 ④和同。《左傳·哀公二十六年》:「六卿三族降聽政,因大尹以達。」杜預注:「降,和同也。」 ⑤姓。《萬姓統譜·江韻》:「降,才子龎降之后。」 (三)xiàng 《集韻》胡降切,去絳匣。冬部。 ①〔降婁〕星次名,与黄道十二宫白羊宫相当。《爾雅·釋天》:「降婁,奎婁也。」郭璞注:「奎為溝瀆,故為降。」《左傳·襄公三十年》:「於是歲在降婁,降婁中而旦。」杜預注:「周七月,今五月,降婁中而天明。」《晋書·天文志上》:「自奎五度至胃六度為降婁,於辰在戌,魯之分野,在徐州。」 ②通「鬨」。争斗。《國語·晋語三》:「臣怨君始入而報德,不降;降而聽諫,不戰;戰而用良,不敗。」俞樾平議:「降當讀為鬨……此文言鬨,又言戰則鬨正謂彼此構釁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