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陂,阪也。一曰沱也。从𨸏,皮聲。」

(一)bēi 《廣韻》彼為切,平支幫。歌部。

①山坡;斜坡。《爾雅·釋地》:「陂者曰阪。」《釋名·釋山》:「山旁曰陂。」《廣韻·支韻》:「陂,澤障。」《詩·陳風·澤陂》:「彼澤之陂,有蒲與荷。」傳:「陂,澤障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澤陂謂澤畔障水之岸,以陂内有此二物,故舉陂畔言之,二物非生於陂上也。」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「(寧成)乃貰貸買陂田千餘頃,假貧民,役使數千家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楚遊日記》:「土人環石為陂,壅成巨潭,以灌山塍。」

②池塘湖泊。《説文·𨸏部》:「陂,一曰沱也」。段玉裁注:「陂得訓池者,陂言其外之障,池言其中所蓄之水。」按:《古今韻會舉要·支韻》引《説文》作「一曰池也。」《廣雅·釋地》:「陂,池也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陂塘汙庳,以鍾其美。」韋昭注:「畜水為陂,塘也。」《淮南子·説林》:「十頃之陂,可以灌四十頃。」《漢書·元后傳》:「後又穿長安城,引内灃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。」《世説新語·德行》:「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,澄之不清,擾之不濁。」

③壅塞。《正字通·阜部》:「陂,障也。」《書·禹貢》:「九川滌源,九澤既陂。」傳:「九州之澤已陂障無決溢也。」《國語·吴語》:「乃築臺於章華之上,闕為石郭,陂,以象帝。」韋昭注:「陂,壅也。」徐光啓《論説策議·漕河議》:「之決九川,陂九澤,互為用者也。」

④边际;旁边。《國語·越語下》:「故濱於東海之陂,黿鼉魚鼈與之處。」韋昭注:「陂,涯也。」《韓非子·有度》:「外使諸侯,内耗其國,伺其危險之陂以恐其主。」陈奇猷集釋:「陂,猶際也,陂、際為同音互訓字。」《漢書·禮樂志二》:「騰雨師,洒路陂。」顔師古注:「路陂,路傍也。」又靠近。《後漢書·馮衍傳》:「陂山谷而間處兮。」李賢注:「陂,謂傍其邊側也。」

⑤倾斜。《方言》卷六:「陂,衺也,曰陂。」《吕氏春秋·辯土》:「其為畮也,高而危則澤奪,陂則埒。」陈奇猷集釋引夏緯英曰:「此陂當指畝側而言,有陂陀險斜之義。」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「城峭則崩,岸峭則陂。」李商隱《河内詩二首》之一:「閶門日下歌遠,陂路緑菱香滿滿。」

(二)bì 《廣韻》彼義切,去寘幫。歌部。

偏邪。不正。《玉篇·阜部》:「陂,傾也;邪也。」《易·泰》:「九三,无平不陂。」《荀子·成相》:「讒人罔極,險陂傾側。」王夫之《讀通鑑論·叙論四》:「學之守正而不陂者在焉。」

(三)pō 《集韻》逋禾切,平戈滂。

〔陂陀〕也作「陂陁」。
险阻,倾斜不平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陂陀,衺也。」《玉篇·阜部》:「陂,陂陀,靡迆也。」又:「陀,陂陀,險阻也。俗作陁。」《廣韻·歌韻》:「陀,陂陀,不平之皃。」《楚辭·招魂》:「文異豹飾,侍陂陁些。」王逸注:「陁,一作陀。」洪興祖補注:「陂陁,不平也。」李華《含元殿賦》:「靡迆山,陂陀陵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遊嵩山日記》:「一路陂陀屈曲,水皆行地中。」
倾斜不平的坡地。林則徐《日記·壬寅九月二十九日》:「辰刻行,陂陀重叠,屢登屢降,小石滿路。」陳三立《清謝君家傳》:「築屋江南岸,緣陂陀種松百餘萬株。」

(四)pí 《集韻》蒲糜切,平支並。

①〔陂池〕旁颓貌。《集韻·支韻》:「陂,陂池,旁頽皃。」

②〔黄陂〕旧县名。在湖北省。1998年改为武汉市黄陂区。《舊唐書·地理志三》:「黄州黄岡木蘭麻城黄陂四縣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2 7:45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