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阬,門也。从𨸏,亢聲。」徐鍇繫傳等均作「阬閬也」。

(一)kēng 《廣韻》客庚切,平庚溪。陽部。

①同「坑」。《玉篇·阜部》:「阬,亦作坑。」
地洞。也指洼地。《説文·𨸏部》:「阬,門也。」按:「門」,本作「閬」。段玉裁注:「閬者門高大之皃也。引申之凡孔穴深大皆曰閬。阬,《釋詁》云:『虚也。』地之孔穴虚處與門同,故曰閬也。」《玉篇·阜部》:「阬,埳也。」《墨子·大取》:「愛之相若,擇而殺其一人,其類在阬下之鼠。」《莊子·天運》:「在谷滿谷,在阬滿阬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阬,《爾雅》云:『虚也。』」《徐霞客遊記·遊恆山日記》:「如此五十里,直下至阬底。」
池;沟。《玉篇·阜部》:「阬,池也。」《增韻·庚韻》:「阬,塹溝也。」《後漢書·朱暉傳附朱穆》:「或時思至,不自知亡失衣冠,顛隊阬岸。」也指山谷。《六書故·地理二》:「谷之小者曰阬。」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「弋射漁獵,犯晨夜,冒霜雪,馳阬谷,不避猛獸之害,為得味也。」
坑杀,活埋。《增韻·庚韻》:「阬,陷也。亦作坑。孔安國《書序》:『焚書坑儒。』」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「北阬馬服,誅屠四十餘萬之衆。」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「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,皆阬之咸陽。」

②姓。《左傳·哀公十四年》:「(司馬牛)卒於郭門之外,阬氏葬諸丘輿。」杜預注:「氏,人。」

(二)kàng 《廣韻》苦浪切,去宕溪。

①门。《廣韻·宕韻》:「阬,門也。」

②通「抗」。对抗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崔錯癹骫,阬衡閜砢。」按: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作「坑衡」,顔師古注:「坑,字或作抗,言樹之支幹相抗争衡也。」

(三)gāng 《集韻》居郎切,平唐見。

①大山坡;大土山。《文選·揚雄〈羽獵賦〉》:「跇巒阬,超唐陂。」李善注引《漢書音義》曰:「阬,大坂也。」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「陳衆車於東阬兮,肆玉釱而下馳。」顔師古注:「阬,大阜也。讀與岡同。」

②地名。《集韻·唐韻》:「阬,地名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19 6:38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