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苦,大苦,苓也。从艸,古聲。」桂馥義證:「苓當為蘦,本書:蘦,大苦也。《釋草》同。案:即黄藥也。」

(一)kǔ 《廣韻》康杜切,上姥溪。又苦故切。魚部。

①苦菜。即荼。《説文·艸部》:「苦,大苦,苓也。」《詩·唐風·采苓》:「采苦采苦,首陽之下。」傳:「苦,苦菜也。」孔穎達疏引陸璣曰:「苦菜生山田及澤中,得霜甜脆而美。」《禮記·内則》:「濡豚包苦實蓼。」鄭玄注:「苦,苦荼也。」《穆天子傳》卷二:「天子於是休獵,於是食苦。」郭璞注:「苦,屮名,可食。」

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,跟「甘」、「甜」相反。古称「五味」之一。《詩·邶風·谷風》:「誰謂荼苦,其甘如薺。」《神農本草經》卷一:「黄連,味苦寒。主熱氣,目痛,眥傷,泣出,明目。」《荀子·正名》:「甘、苦、鹹、淡、辛、酸、奇味以口異。」李應昇《甘棠集小引》:「苦則吐,甘者茹焉,人情乎。」

③痛苦;困苦。如:丰收莫忘荒年苦。《廣韻·姥韻》:「苦,患也。」《禮記·禮運》:「死亡貧苦,人之大惡存焉。」《後漢書·方術傳下·華陀》:「病者不堪其苦。」范成大《後催租行》:「明年不怕催租苦。」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「軍受帶甲之勞,民遭塗炭之苦。」又使痛苦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:「吞舟之魚,碭而失水,則蟻能苦之。」又以为苦;以为患;痛恨。如:苦车;苦船。《銀雀山漢墓竹簡·孫臏兵法·將失》:「民苦其師,可敗也。」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「蒙罪者重,刑戮相望於道,而天下苦之。」《新唐書·狄仁傳附狄光嗣》:「貪暴為虐,民苦之。」

④使受;施。《靈樞經·五閲五使》:「如是之人者,血氣有餘,肌肉堅緻,故可苦以鍼。」

⑤困辱。《禮記·樂記》:「知者詐愚,勇者苦怯。」孔穎達疏:「勇者苦怯,謂困苦怯者。」《漢書·馮奉世傳》:「先是時,數出使西域,多辱命不稱,或貪汙,為外國所苦。」顔師古注:「苦,謂困辱之。」

⑥穷困。如:苦日子;苦人。《廣雅·釋詁四》:「苦,窮也。」《世説新語·賢媛》:「王經少貧苦,仕至二千石。」

⑦悲伤。《吕氏春秋·遇合》:「人有大臭者,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,自苦而居海上。」高誘注:「苦,傷也。」杜甫《石壕吏》:「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。」葛長庚《謁金門》:「千里無家歸未得,春風知我苦。」

⑧病;病痛。《莊子·達生》:「見一丈夫游之,以為有苦而欲死也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司馬(彪)云:『苦,病也。』」《隋書·許智藏傳》:「帝每有所苦……智藏為方奏之,用無不效。」《資治通鑑·晋惠帝元康九年》:「雖有微苦,宜力疾朝侍。」胡三省注:「苦亦疾也。」

⑨勤劳;劳苦。《廣韻·姥韻》:「苦,勤也。」如: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;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《墨子·七患》:「故民苦於外,府庫單於内。」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樂歲終身苦,凶年不免於死亡。」《史記·衛康叔世家》:「身自勞,與百姓同苦。」

⑩深。如:苦心孤诣;冥思苦想。《戰國策·韓策一》:「此安危之要,國家之大事也。臣請深惟而苦思之。」蘇軾《辛丑十一月十九曰馬上賦詩寄子由》:「君知此意不可忘,慎勿苦愛高官職。」何景明《與李空同論詩書》:「辭艱者意反近,意苦者辭反常。」

⑪恳切。《世説新語·規箴》:「執經登坐,諷誦朗暢,詞色甚苦,高足之徒,皆肅然增敬。」《北史·薛辯傳附薛聰》:「帝欲進以名位,輒苦讓不受。」

⑫多;多次。《齊民要術·種桑柘》:「大率桑多者宜苦斫,桑少者宜省剶,秋斫欲苦,而避日中。」王之涣《送别》:「楊柳東門樹,青青夾御河,近來攀折苦,應為别離多。」杜牧《吴宫詞》:「鶴鳴山苦雨,魚躍水多風。」又过度。如:指甲剪得太苦,鞋穿得太苦。《張淮深變文》:「霜刀用苦光威日,虎豹争奔煞氣濃。」陸龜蒙《春雨即事寄襲美》:「雙屐著頻看齒折,敗裘披苦見毛稀。」

⑬急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苦,急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《文選·廣絶交論》注引《説文》云:『苦,急也。』《莊子·天道篇》云:『斲輪,徐則甘而不固,疾則苦而不入。』《淮南子·道應》與《莊子》同。高誘注云:『苦,急意也。甘,緩意也。』」

⑭快意;幸好;好在。《方言》卷二:「苦,快也。」郭璞注:「苦而為快者,猶以臭為香,亂為治,徂為存,此訓義之反覆用之是也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三十一回:「這孟州城是箇小去處,那土城苦不甚高。就女牆邊,望下先把朴刀虚按一按……托地只一跳,把棒一拄,立在濠塹邊。」

⑮炽。《方言》卷十二:「苦、翕,熾也。」

⑯副词。
表示程度、相当于「甚」、「很」。《三國志·吴志·吴主傳》:「人言苦不可信,朕為諸君破家保之。」韓愈《贈崔立之評事》:「崔侯文章苦捷敏,高浪駕天輸不盡。」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宫調》卷一:「不苦詐打扮,不甚艷梳掠。」
表示与实际情况相反,相当于「偏偏」。张相《詩詞曲語辭匯釋》卷二:「苦,猶偏也。」李白《公無渡河》:「旁人不惜妻止之,公無渡河苦渡之。」高明《琵琶記·蔡公逼試》:「何必苦恁淹滯。」

⑰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三》:「氏,大夫苦成苦灼,為會稽太守。」

(二)gǔ 《集韻》果五切,上姥見。魚部。

通「盬」。
粗劣。《廣韻·姥韻》:「苦,麤也。」《集韻·姥韻》:「沽,略也,或作苦,通作盬。」《管子·小匡》:「辨其功苦。」尹知章注:「功謂堅美,苦謂濫惡。」戴望校正:「苦讀為盬。」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「陶濱,濱器皆不苦窳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苦,讀若盬,音古。盬,麤也。」張衡《西京賦》:「鬻良雜苦,蚩眩邊鄙。」
止息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苦,息也。」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毛詩下·王事靡盬》:「苦讀與『靡盬』之盬同。」「盬者,息也,王事靡盬者,王事靡有止息也。」

(三)hù

古地名。春秋地。苦县淮阳国,治所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。《史記·樊酈滕灌列傳》:「攻,復得亞將周蘭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苦、譙,户焦二音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8 15:59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