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舋 |
释义 | 舋 xìn 《廣韻》許覲切,去震曉。諄部。 ①同「釁」。《廣韻·震韻》:「舋」,同「釁」。 ②玉的裂缝。唐陸德明《經典釋文·周禮音義上·大司樂》:「之舋,舊許靳反。沈依聶氏《音問》云:依字作璺。璺,玉之坼也。」又泛指裂痕缝隙。宋梅堯臣《次韻和司馬學士慮囚》:「一遭纎微舋,鑑垢莫磨拭。」 ③嫌隙,感情上的裂痕。《韓非子·五蠧》:「既畜王資而承敵國之舋。」《戰國策·韓策三》:「秦舉兵破邯鄲,趙必亡矣。故君收韓,可以無舋。」三國魏劉劭《人物志·釋争》:「皆發怨憾而變生舋也。」《舊唐書·恒山王承乾傳》:「(魏王)泰亦負其材能,潛懷奪嫡之計,於是各樹朋黨,遂成舋隙。」 ④罪过。南朝宋鮑照《謝永安令解禁示啟》:「澡舋從宥,與物更稟。」唐韓愈《潮州刺史謝上表》:「而臣負罪嬰舋,自拘海島。」唐劉禹錫《祭柳員外文》:「顧余負舋,營奉方重。」 ⑤动。《文選·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》:「奔虎攫挐以梁倚,仡奮舋而軒鬐。」李善注引《左傳》杜預注:「舋,動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