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泜 |
释义 | 泜 《説文》:「泜,水。在常山。从水,氐聲。」 (一)chí 《廣韻》直尼切,平脂澄。脂部。 ①古水名。即今槐河。源出今河北省赞皇县西北,东流折南入滏阳河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泜,水。在常山。」《史記·張耳陳餘列傳》:「(漢高祖三年)遣張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,斬陳餘泜水上。」裴駰集解引徐廣曰:「(泜水)在常山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在趙州贊皇縣界。」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:「(常山郡)石邑,井陘山在西,洨水所出,東南至廮陶入泜。」 ②古州名。约辖今河北省行唐县、灵寿县等县境。《新唐書·地理志三》:「(常州郡行唐)大曆三年,以縣置泜州,又以靈壽及定州之恒陽隸之。九年,州廢,縣還故屬。」 ③同「坻」。水中的小洲或高地。《玉篇·水部》:「泜,水中丘;又小渚。」《爾雅·釋水》「小沚曰坻」唐陸德明釋文:「坻,本又作泜。」 (二)zhì 《集韻》直几切,上旨澄。脂部。 古水名。一名滍水。即今河南省叶县东北的沙河。《集韻·旨韻》:「滍,《説文》:『水出南陽魯陽堯山東北,入汝。』或作泜。」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「晋陽處父侵蔡,楚子上救之,與晋師夾泜而軍。」杜預注:「泜水出魯陽縣東,經襄城、定陵入汝。」桂馥《札樸·温經·泜水》引此云:「泜,借字,當為滍。」 (三)zhī 《廣韻》旨夷切,平脂章。脂部。 水名。今名泜河。源出河北省临城县西,东流至尧山镇西,故道折南至任县界入漳河,清初改经镇北折南入南泊,近代又改经隆尧县北东至宁晋县南入滏阳河。《廣韻·脂韻》:「汦(泜),水名。」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:「(敦與之山)泜水出于其陰,而東流注于彭水。」《元和郡縣志·趙州·臨城》:「泜水,在縣南二里,出白土,細滑如膏,以之濯綿,色如霜雪……敦與山,在縣西南七十里,泜水所出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