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沱,别流也,出㟭山東,别為。从水,它聲。」陈梦家《禺邗王壺考釋》:「金文沱、池一字,以池為池沼,為停水,為城池,皆非朔義。池即沱,而沱者水之别流也……江之别流曰沱,亦曰渚,亦曰汜。」

(一)tuó 《廣韻》徒河切,平歌定。歌部。

①江水的支流、水湾。也指水湾一带地方。《爾雅·釋水》:「有沱,有灉,有濆。」郝懿行義疏:「《詩·汝濆》正義引李巡曰:『旁有肥美之地名,然則此以地言,彼以水言,名同義異。』説是也。」《詩·召南·江有汜》:「有沱,之子歸,不我過。」傳:「沱,之别者。」北周庾信《將命使北始渡瓜步江》:「輴軒臨磧岸,旌旗映江沱。」黄遵憲《櫻花歌》:「墨江潑緑水微波,萬花掩映江之沱。」

②古水名。
四川省郫县的古湔水。约为今之柏条河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沱,出㟭山東,别為。」《書·禹貢》:「華陽黑水梁州既藝,既道。」《華陽國志·蜀志》:「《夏書》曰:『岷山,東别為。』」刘琳注:「《漢志》蜀郡郫縣下云:『《禹貢》江沱在西,東入大。』在郫縣之西,出于而又東入于者,唯有今柏條河柏條河新都毘河,至金堂青白江綿遠河等南流,至瀘州復入大。今仍稱沱江。」《水經注·江水一》:「又有湔水入焉。水出綿虒道,亦曰綿虒縣玉壘山……江水又東别為開明之所鑿也。」楊守敬疏:「此注但叙湔水,不復言,以下流即湔水故也。」
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北今长江正流一段,又或以为即此段至荆州市东流,经监利县仙桃市之古夏水。《水經注·江水二》:「水又東逕上明城北……其地夷敞,北據大汜枝分東入大江。縣治洲上,故以枝江稱。《地理志》(南郡)曰:『江沱出西,東入。』是也。」《書·禹貢》:「陽惟荆州朝宗于海,九江孔殷,既道。」孔穎達疏引鄭玄注:「今南郡枝江縣沱水,其尾入耳,首不於出也。華容夏水,首出,尾入,蓋此所謂也。」

③泪垂貌。《正字通·水部》:「沱,涕垂貌。」《易·離》:「出涕沱若,戚嗟若。」孔穎達疏:「憂傷之深,所以出涕滂沱、憂戚而咨嗟也。」

(二)duò 《廣韻》徒可切,上哿定。

①〔瀢沱〕见「瀢」。

②水貌。《集韻·哿韻》:「沱,水皃。」

(三)chí 《集韻》陳知切,平支澄。

同「池」。池塘。《集韻·支韻》:「沱,穿地鍾水。亦作池。」王筠《説文句讀·水部》:「《初學記》(卷七)引云:『池者,陂也。』《説文》無『池』字,而『陂』下云:『一曰沱也。』可知所引即『沱』下義,特從俗作『池』耳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4 20:12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