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沰 |
释义 | 沰 (一)tuō 《廣韻》他各切,入鐸透。 ①磓;落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沰,磓也。」王念孫疏證引《廣韻》:「磓,落也。」《玉篇·水部》:「沰,落也,磓也。」 ②赭色。《廣韻·鐸韻》:「沰,赭也。」《詩·秦風·終南》「顔如渥丹」唐陸德明釋文:「丹,《韓詩》作沰。沰,赭也。」 ③浇。《篇海類編·地理類·水部》:「沰,澆也。」 (二)duó 《集韻》當各切,入鐸端。 滴。《集韻·鐸韻》:「沰,滴也。」漢崔寔《四民月令》:「上火不落,下火滴沰。」清翟灝《通俗編·聲音》:「言丙日不雨,則丁日有雨,其聲滴沰然也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需部》:「《周禮(天官)掌舍》注作『涷橐』。今蘇俗語如篤,謂雨聲滴沰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