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朔,月一日始蘇也。从月,屰聲。」

shuò 《廣韻》所角切,入覺生。鐸部。

①月相名。农历每月初一,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,跟太阳同时出没,地球上看不到月光,这种月相叫朔。《説文·月部》:「朔,月一日始蘇也。」戴震《迎日推策記》:「朔、望、朏、霸,紀於月者也。」

②朔日,农历每月初一日。《釋名·釋天》:「朔,月初之名也。」畢沅疏證:「今本脱此句,據《初學記》引增。」《左傳·桓公十七年》:「冬十月朔,日有食之。」《漢書·天文志》:「至月行,則以朔晦決之。」陶宗儀《輟耕録》卷三十:「凡學宫朔望講説,乃禮之常。」又指每月初一到初十日。《詩·小雅·小明》「二月初吉」傳:「初吉,朔日也。」陳奂傳疏:「古謂朔為吉……朔日者,謂月朔之日,不必定在始一日,自一至十皆是也。」

③每月初省视。即「朔省」。《逸周書·大聚》:「乃召昆吾冶而銘之金版,藏府而朔之。」孔晁注:「朔,月旦朔省之也。」

④历政。指古代帝王每年季冬发布来年十二个月的政事于诸侯,诸侯亦于月初告祖庙,受而行之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史》:「頒告朔于邦國。」鄭玄注:「天子頒朔于諸侯,諸侯藏之祖廟,至朔朝于廟,告而受行之。鄭司農云:頒,讀為班。班,布也,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諸侯。」《禮記·玉藻》:「聽朔於南門之外。」《漢書·律曆志》:「天子不能班朔,曆不正。」《新五代史·司天考一》:「禮動樂舉,必正其朔。」

⑤凌晨,清晨。《莊子·逍遥遊》:「朝菌不知晦朔,惠蛄不知春秋。」郭象注:「朔,旦也。」《白虎通·三正》:「()以平旦為朔……()以鷄鳴為朔……()以夜半為朔。」

⑥苏生,月复出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朔,蘇也。」桂馥《説文解字義證·月部》:「皇侃《論語疏》:『月旦為朔。朔者,蘇也,生也。』言前月已死,此月復生也。」《字彙·月部》:「朔,盡也。《虞書》:『平在朔易。』正義:『朔,盡也。萬物盡於北,蘇而復生也。』」《後漢書·馬融傳》:「月朔西陂。」李賢注:「朔,生也。」

⑦初始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朔,始也。」《字彙·月部》:「朔,初也。」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月部》:「朔,引申為凡始之稱。」《禮記·禮運》:「治其麻絲,以為布帛,以養生送死,以事鬼神上帝,皆從其朔。」鄭玄注:「朔,亦初也。」严复等《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》:「最朔之时,灌莽未辟,深昧不可测,禽蹄鸟迹交于中国。」

⑧北方。《爾雅·釋訓》:「朔,北方也。」徐灝《説文解字注箋·月部》:「日月合朔於北,故北方謂之朔方。」《書·堯典》:「申命和叔,宅朔方。」傳:「北稱朔。」杜甫《詠懷古蹟五首》之三:「一去紫臺連朔漠,獨留青塚向黄昏。」譚嗣同《六盤山轉饟謡》:「朔雁一聲天雨雪。」

⑨凹陷。《西遊記》第五十八回:「模樣與大聖無異……也是這等毛臉雷公嘴,朔腮别土星,查耳額顱闊,獠牙向外生。」

⑩小鼓名。《釋名·釋樂器》:「鼙,裨也,裨助鼓節也。鼙在前曰朔。朔,始也。」《周禮·春官·小師》「下管擊應鼓」鄭玄注:「應與朄及朔皆小鼓也。」

⑪輈,小车居中曲而向上的辕木。《西京雜記》卷六:「月之旦為朔,車之輈亦謂之朔,名齊實異,所宜辯也。」一说车之旃。古时车上的曲柄旗。董斯張《廣博物志》卷四十:「月旦為朔,車之旃亦為朔,名齊實異,所當辨也。」

⑫地名。
古州名。辖境约今山西省朔州市一带。《字彙·月部》:「朔,州名,古鴈門地。後魏朔州。」《隋書·音樂志中》:「氏來自,肇有諸華,樂操土風,未移其俗。」《續資治通鑑·宋太宗雍熙三年》:「二月,壬子,以潘美等州都部署,楊業副之,出雁門。」
旧县名。在山西省北部。1988年改为朔州市

⑬姓。《廣韻·覺韻》:「朔,姓。氏,《姓苑》云:南陽人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19:09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