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朓 |
释义 | 朓¹ 《説文》:「朓,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。从月,兆聲。」按:今楷化形体已与从肉、兆声的「朓」无别。 (一)tiǎo 《廣韻》土了切,上篠透。又吐彫切。宵部。 ①古称农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。《説文·月部》:「朓,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。」孔廣居疑疑:「朓之為言跳也……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者,未朔而先見朔之象也,故曰跳也。」《尚書大傳》卷三:「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。」南朝宋謝莊《月賦》:「朒朓警闕,朏魄示沖。」《清史稿·樂志四》:「月西朓,日生東,萬載回環不息同。」 ②快速;行疾貌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朓,疾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劉向以為朓者,疾也。孟康注云:『朓者,月行疾,在日前,故早見。』」《玉篇·月部》:「朓,疾皃。」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月部》:「朓,條也。條達,行疾皃。」《漢書·孔光傳》:「其傳曰『時則有日月亂行』,謂朓、側匿,甚則薄蝕是也。」顔師古注引孟康曰:「朓,行疾也;側匿,行遲也。」 ③日晦蚀。《漢書·五行志下》:「劉歆以為三月晦朓魯、衛分。」顔師古注引服虔曰:「朓,相覜也,日晦食為朓。」清徐灝《説文解字注箋·月部》:「服虔以日晦食為朓,别一義。」 ④盈,有余。《九章算術·盈不足》「盈不足」晋劉徽注:「按:盈者謂之朓,不足者謂之朒。」 (二)tiào 《集韻》他吊切,去嘯透。 月侧。《集韻·嘯韻》:「朓,月側。」 朓² 《説文》:「朓,祭也。从肉,兆聲。」按:今楷化形体与从月、兆声的「朓」无别。 (一)tiào 《廣韻》丑召切,去笑徹。又他弔切。宵部。 ①祭名。迁徙宗庙的祭祀。《説文·肉部》:「朓,祭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朓,祭名也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朓之言超也,此為遷廟而祭之名。」 ②祭肉。《集韻·嘯韻》:「朓,祭肉。」 (二)yáo 《集韻》餘招切,平宵以。 〔朓説〕好。《集韻·宵韻》:「朓,《方言》:『朓説,好也。』」按:《方言》卷十三作「姚娧」。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