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臮 |
释义 | 臮 《説文》:「臮,衆詞與也。从㐺,自聲。《虞書》曰:『臮咎繇。』𡮧,古文臮。」段玉裁注依《廣韻》引作「衆與䛐也」。徐承慶段注匡謬:「按《説文》:衆詞與也,當讀衆詞斷,句即得其解。」 jì 《廣韻》其冀切,去至羣。脂部。 与;及。后作「暨」。《説文·㐺部》:「臮,衆詞與也。《虞書》曰:『臮咎繇。』」按:今《書·堯典》作「暨皋陶」。《史記·夏本紀》:「淮夷蠙珠臮魚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臮,古『暨』字。臮,與也。」《漢書·地理志》:「東漸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、南臮,聲教訖于四海。」顔師古注:「北方、南方皆及,聲教盡于四海也。」清李慈銘《越中三子傳》:「臮同補弟子員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