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膻 |
释义 | 膻 《説文》:「膻,肉膻也。从肉,亶聲。《詩》曰:『膻裼暴虎。』」 (一)dàn 《廣韻》徒旱切,上旱定。元部。 ①〔膻中〕中医学名词,人体胸腹间横鬲膜。《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:「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」王冰注:「膻中者,在胷中兩乳間,為氣之海。」 ②袒露。《説文·肉部》:「膻,肉膻也。」徐鍇繫傳:「袒衣見肉也。」 (二)shān 《集韻》尸連切,平仙書。 同「羶」。像羊身上的那种气味。特指羊肉。《集韻·㒨韻》:「羴,羊臭也。或作羶、膻。」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「好膻而惡焦,嗜甘而逆苦。」《列子·周穆王》:「王之嬪御,膻惡而不可親。」俞樾平議:「膻當作羶,言臭惡不可親也。」宋陳亮《念奴嬌·登多景樓》:「凴却江山管不到,河洛腥膻無際。」郭沫若《女神·湘累》:「不和他们在那膻秽的政界里驰骋。」按:今「膻」字通行。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