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脚 |
释义 | 脚 (一)jiǎo 《廣韻》居勺切,入藥見。鐸部。 ①小腿。后指腿的下端,接触地面、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。本作「腳」。《説文·肉部》:「腳,脛也。」《墨子·明鬼下》:「羊起而觸之,折其脚。」宋宋慈《洗寃録·毆勤假作自縊》:「有死後被人用繩索繫扎手脚。」鲁迅《故事新编·采薇》:「商王无道,砍早上渡河不怕水冷的人的脚骨。」 ②脚掌,人和动物行走器官接触地面部分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「華山、薄山」唐張守節正義引《括地志》云:「華山……注云:華嶽本一山,當河水過而行,河神巨靈,手盪脚蹋,開而為兩,今脚跡在東首陽下,手掌在華山。」宋宋慈《洗寃録·溺水辨生前死後》:「兩脚底皺白不脹。」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》:「赤着脚,走上大成殿去看看罢。」 ③物体的下端。如:墙脚;雨脚;床脚。《南齊書·五行志》:「巴州城西古樓脚柏柱數百年,忽生花。」《南史·宋武帝紀》:「宋臺建,有司奏東西堂施局脚牀,金塗釘,上不許。使用直脚牀,釘用鐵。」鲁迅《故事新编·理水》:「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无支祁,镇在龟山的脚下。」 ④抓住脚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子虚賦〉》:「掩兔轔鹿,射麋脚麟。」李善注引韋昭曰:「脚,謂持其脚也。」 ⑤脚步。《中国谚语资料》下:「日头落,十里脚。」 ⑥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。唐玄宗《諭河南河北租米折留本州詔》:「水陸運漕,緣脚錢雜,必甚傷農。」《文獻通考·田賦》:「(唐)大中二年制………近者多是權要富豪,悉請留縣輸納,致使貧單之人,却須雇脚搬載。」清周錫恩《自石獅坳歸行谿田間》:「欲挑北鹽取脚值。」引申为运输费。唐劉禹錫《夔州論利害表》:「漕運七百萬石,省脚三十餘萬貫。」 ⑦帮手。《水滸全傳》第四十五回:「那婦人專得迎兒做脚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九十一回:「我又不能自去,少不得要他作脚。」 ⑧沉淀物或残渣。宋張世南《遊宦紀聞》卷一:「若作元子藥,則以乳鉢研略細,更入酒或水研,頃刻如泥,更無滓脚。」明周履靖《羣物奇制·雜著》:「水缸内養魚三兩箇則活,不生脚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「把盤子向地下一掀,要倒那盤子里的湯脚。」 (二)jué 〔脚色〕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