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关〕

《説文》:「關,以木横持門户也。从門,𢇇聲。」按:战国文字「關」从「門」,中像门闩。小篆变为形声字。

(一)guān 《廣韻》古還切,平删見。元部。

①门闩。《説文·門部》:「關,以木横持門户也。」《廣韻·删韻》引《聲類》:「關,所以閉也。」《墨子·備城門》:「門植關必環錮。」《漢書·楊惲傳》:「聞前有犇車抵殿門,門關折。」鄭燮《道情十首》之三:「山門破落無關鎖,斜日蒼黄有亂松。」

②合拢;掩闭。如:关窗子;关抽屉。《方言》第十二:「關,閉也。」《易林·訟之臨》:「關牢闢門,巡狩釋冤。」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:「門雖設而常關。」葉紹翁《遊園不值》:「春色滿園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牆來。」

③禁闭(人或动物)。如:关押;关鸡。

④使停止运转或结束工作状态。如:关电源;关灯;关电视。

⑤门。《易·復》:「先王以至日閉關,商旅不行。」孔穎達疏:「關門掩閉,商旅不行。」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:「及墓嘑啟關陳車。」孫詒讓正義:「凡門皆曰關。」王士禛《嶧山即事》:「雨足烟村事不閑,家家驅犢出柴關。」

⑥城门外附近的地带。如:城关。《徐霞客遊記·粤西遊日記》:「縣北關外為鞏閣。」吕熊《女仙外史》第四十回:「城中早説大兵已進了西關,知州如飛迎去,跪在路旁。」

⑦古代车厢的木阑。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一引《聲類》:「關,扃也。」《墨子·貴義》:「子墨子南遊使,關中載書甚多。」孫詒讓閒詁:「古乘車以木為闌,中可庋物謂之扃,亦謂之關。」

⑧要塞;关口。如:山海关雁门关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關,塞也。」《孟子·盡心下》:「古之為關也,將以禦暴。」封演《封氏聞見記·西風則雨》:「關西西風則雨,東風則晴。」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薊州》:「其邊牆皆依山凑築,大道為關,小道為口。」

⑨守关人。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:「門關用符節。」鄭玄注:「關,司關也。」

⑩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或时间上、数量上的一定界限(常含有不易通过的意思)。如:年关;百万大关。贺敬之丁毅《白毛女》第一幕:「指望着熬过这一关,挨冻受饿也能忍耐。」

⑪关税。《國語·晋語四》:「輕關易道,通商寬農。」韋昭注:「輕關,輕其税。」也指收关税的处所。如:海关;关卡。《清會典事例·户部·關税》:「天津關天津道。」

⑫阻隔。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三引《考聲》:「關,隔也,碍也。」《鹽鐵論·箴石》:「今欲箴石,通關鬲,則恐有之累。」《舊唐書·顔真卿傳》:「其有無門籍人急奏者,皆令監門司仗家引奏,不許關礙。」引申为控制。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「下甲攻陽晋,必大關天下之匈。」

⑬围棋手法的术语。《説郛》卷一百二十引《圍棋義例·詮釋》:「關,隘也,兩子正相對而立者謂之關。有單關雙關之名。」張儗《棋經·名數》:「夫弈者凡下一子,皆有定名。……有關。」晏天章等注:「兩子相對中空一格曰關。」

⑭古代博戏樗蒲局上的二关。李肇《國史補》卷下:「洛陽崔師本又好為古之樗蒲。其法三分其子,三百六十,限以二關。」

⑮机器的发动处。《洪武正韻·删韻》:「關,機捩也。」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「中有都柱,傍行八道,施關發機。」馮夢龍《古今譚概·靈蹟部·木僧》:「碗中投錢,關鍵忽發,自然作聲。」

⑯事物的关键。韓愈《題炭谷湫祠堂》:「不知誰為助,若執造化關。」楊漣《與李湘洲宗伯》:「即如前歲中秋之事,實社稷安危之一關也。」顧炎武《與人書九》:「目擊時趨,方知治亂之關,必在人心風俗。」陶貞一《書昭文東鄉築壩濬河議》:「是此一壩者,東鄉民命之所關也。」

⑰人体上某些关键部位或器官的名称。
中医诊脉部位名。在掌后高骨处。《難經·十八難》:「脈有三部九候,三部者,寸、關、尺也。」趙彦衛《雲麓漫鈔》卷十:「醫書論人脈有寸、關、尺三部,手掌後高骨下為寸,寸下為關,關下為尺。」
邻脐二寸处。荀悦《申鑒·俗嫌》:「鄰臍二寸謂之關,關者所以關藏呼吸之氣,以稟受四體也。」
耳、目、口为三关。《淮南子·主術》:「夫目妄視則淫,耳妄聽則惑,口妄言則亂,夫三關者不可不慎也。」
人体上的关节。《素問·骨空論》:「膕上為關。」《雲笈七籤》卷八十三:「體内有百關九節。」又动物身上的关节也称关。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玉格》:「荆叢下見一病鶴,垂翼俛咮,翅關上瘡壞無毛。」

⑱关系;涉及。《洪武正韻·删韻》:「關,聯絡也。」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門部》:「凡立乎此而交彼曰關。」《太玄·玄測都序》:「升降相關。」范望注:「關,交也。」李白《猛虎行》:「腸斷非關隴頭水,淚下不為雍門琴。」

⑲涉猎。《後漢書·張升傳》:「少好學,多關覽,而任情不覊。」李賢注:「關,涉也。」

⑳参与。南朝裴駰《史記集解序》:「豈足以關諸畜德,庶賢無所用心而已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關,預也。」《資治通鑑·漢章帝建初二年》:「吾當含飴弄孫,不復關政矣。」胡三省注:「關,豫政也。」

㉑入;纳入。《韓非子·七術》:「無棄灰,所易也;斷手,所惡也。行所易不關所惡,古人以為易,故行之。」王先慎集解:「不關所惡,謂不入斷手之法也。」《尚書大傳》卷一:「雖禽獸之聲,猶悉關于律。」鄭玄注:「關,猶入也。」文天祥《己未上皇帝書》:「使兵財盡關于上而守令不得以自專。」

㉒置放。《墨子·經説下》:「關石於其下,縣絲於其上。」《韓非子·問田》:「陽成義渠明將也,而措於毛伯。公孫亶回聖相也,而關於州部。」

㉓通过。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「其治米鹽,事大小皆關其手。」李商隱《樊南乙集序》:「故事:軍中移檄牒刺,皆不關决記室,判官專掌之。其關記室者,記室假故。」又由;从。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「太學者,賢士之所關也,教化之本原也。」顔師古注:「關,由也。」

㉔通告。《廣雅·釋詁四》:「關,驛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傳譯之義也。《方言》:『譯,傳也。』郭璞注:『傳,宣語也。』」《古今韻會舉要·删韻》:「關,通也。」《周禮·秋官·條狼氏》:「誓大夫曰敢不關,鞭五百。」孫詒讓正義:「此不關,亦謂不通告于君也。」《史記·封禪書》:「因巫為主人,關飲食,所以言,行下。」王先謙攷證:「關,猶通也。所欲飲食,巫先白之。」《資治通鑑·漢哀帝元壽元年》:「欲關公卿示慎重。」胡三省注:「關,會也。」龔自珍《農宗》:「宗為餘夫請田則關大吏。」

㉕表白。《洪武正韻·删韻》:「關,白也。」《漢書·王褒傳》:「進退得關其忠,任職得行其術。」

㉖古时公文的一种文体,多用于平行官府间的质询。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「百官詢事,則有關、刺、解、牒。」朱集璜《乞免崑邑代兑書》:「乃歷次關催,全置膜外,竟不扣還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三回:「為此移關,煩貴縣查點來文事理。」

㉗领取。《元典章·户部·職役人關錢物》:「或令關錢人自來關支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四回:「我們現關着本寺的本錢,現住着本寺的屋宇,如何敢賣與你吃?」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三回:「賈珍因問尤氏:『咱們春祭的恩賞可領了不曾?』尤氏道:『今兒我打發蓉兒關去了。』」

㉘发放。如:关饷。施惠《幽閨記·圖形追捕》:「日夜差科千萬端,俸錢些少幾曾關。」于謙《議處走回人口疏》:「每人關與銀一兩,布二疋,隨即啟行前去。」

㉙关子,南宋的一种纸币。《古今小説·木綿菴鄭虎臣報冤》:「算行關改會,限田放糴。」许政扬校注:「行關改會,關子和會子,都是代紙幣的名稱。」

㉚衡,秤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《夏書》有之曰:『關石和鈞,王府則有。』」陳瑑注:「關,衡也;衡,平也。衡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。」又引申为准则。《韓非子·外儲説左上》:「則説者多棘刺白馬之説;不以儀的為關,則射者皆如羿也。」

㉛通「貫(guàn)」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關,叚借為貫。」
穿。《禮記·雜記下》:「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。」孔穎達疏:「關,穿也。」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「履雖新,必關于足。」《南史·范縝傳》:「人生如樹花同發,隨風而墮者,自有拂簾幌墜於茵席之上,自有關籬墻落於糞溷之中。」
贯通。《法言·五百》:「關百聖而不慙,蔽天地而不耻。」刘师培校補:「關,與貫同。」

㉜通「管(guǎn)」。管钥。《墨子·備城門》:「五十步一方,方尚必為關籥守之。」孫詒讓閒詁:「云:關籥即管鑰。」引申指管理。《晋書·謝安傳》:「及中書令王坦之出為徐州刺史,詔總關中書事。」

㉝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三》:「氏,《風俗通》云:『令尹喜之後,一云大夫關龍逢之後,有長水校尉關陽。』」

(二)wān 《集韻》烏關切,平删影。元部。

通「彎」。拉满弓。《集韻·删韻》:「彎,《説文》:『持弓關矢也。』《左氏傳》作關。」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一年》:「怒而反之,將注,則關矣。」杜預注:「關,引弓也。」《孟子·告子下》:「人關弓而射之,則己談笑而道之,無他,疏之也。」王士禛《關朱秋厓歸安宜》:「北平太守老不封,身經百戰關强弓。」

(三)wǎn

绾。《金瓶梅》第八十三回:「既無此事,還把這根簪子與我關頭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6 0:35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