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毗 |
释义 | 毗 pí 《廣韻》房脂切(《集韻》頻脂切),平脂並。脂部。 ①人的肚脐。《廣韻·脂韻》:「𣬈,《説文》曰:『人𪗇也。』今作毗。」 ②辅佐;辅助。《集韻·脂韻》:「𣬈,輔也。隸作毗。」《書·微子之命》:「永綏厥位,毗予一人。」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「亮毗佐危國,負阻不賓。」唐元稹《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》:「敢嗟身暫黜,所恨政無毗。」《資治通鑑·魏邵陵厲公正始四年》:「内無宗子以自毗輔,外無諸侯以為藩衛。」胡三省注:「毗,亦輔也。」 ③依附;附合。《詩·大雅·板》:「天之方懠,無為夸毗。」朱熹注:「夸,大;毗,附也。小人之於人,不以大言夸之,則以諛言毗之也。」唐王勃《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》:「謳歌有霸道之餘,毗俗得華風之雜。」章炳麟《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》:「中国儒冠之士,踽行孑处,无所倚毗。」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第八章:「当时风气所趋,一切政治法律哲学,皆毗于此论。」又靠近;接连。如:毗邻;毗连。章炳麟《读管子书后》:「譬之行星与日之有离心毗心也。」 ④厚。《集韻·脂韻》:「𣬈,厚也。隸作毗。」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:「天子是毗,俾民不迷。」毛傳:「毗,厚也。」陳奂傳疏:「厚者,厚尹氏以爵禄也。」按:鄭玄箋云:「毗,輔也。」宋葉適《故禮部尚書黄公墓誌銘》:「公毗於學,生死六籍,發舒中和,仁政義術。」 ⑤损伤;败坏。《方言》卷十三:「𣬈(毗),廢也。」《莊子·在宥》:「人大喜邪?毗於陽;大怒邪?毗於陰。」俞樾平議:「此毗字當讀為『毗劉暴樂』之毗……喜屬陽,怒屬陰,故大喜則傷陽,大怒則傷陰,『毗陰毗陽』,言傷陰陽之和也。」 ⑥明;光明。《方言》卷十三:「毗,明也。」《集韻·脂韻》:「毗,明也。」 ⑦愤懑。《方言》卷十二:「毗,懣也。」郭璞注:「謂憤懣也。」 ⑧春秋时鲁国城邑名。《春秋·哀公五年》:「五年,春,城毗。」杨伯峻注:「毗,《公羊》作比,音同相通假,其地無考。」 ⑨姓。《姓觿·支韻》:「毗,《姓考》云:『魯大夫食邑,哀公五年城毗是也,因氏。』」《萬姓統譜·支韻》:「毗,明朝毗寵,正統間舉人,膚施人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