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毌,穿物持之也。从一横貫,象寶貨之形。讀若冠。」段玉裁注:「𫩏者寳貨之形……一者,所以穿而持之也。古貫穿用此字,今貫行而毌廢矣。」

guàn 《廣韻》古玩切,去换見。又古丸切。元部。

①贯穿。后作「貫」。《説文·毌部》:「毌,穿物持之也。」桂馥義證:「《蒼頡篇》:『毌,穿也。』通作貫。」《集韻·换韻》:「毌,穿物也,通也。通作貫。」《墨子·備城門》:「疏束樹木,令足以為柴搏,毌前面樹。」孫詒讓閒詁:「毌,舊本作毋,今從校改。」

②通「彎(wān)」。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「士力能毌弓,盡為甲騎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上音彎,如字亦通也。」

③古地名。即「毌丘」,在今山东省曹县南。《史記·六國年表》:「(宣公)與會于西城,伐,取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毌,音館。」按: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作「宣公人會西城,伐,取毌丘」。司馬貞索隱云:「毌,音貫。古國名,之邑。今作毌者,字殘缺耳。」

④姓。《正字通·毌部》:「楊慎曰:複姓有毌丘諸姓氏……今分為二姓,曰,曰。」《字彙補·毌部》:「案《古音畧》,貫高之貫音冠,本毌丘,複姓,後去丘為氏,又作氏,毌丘儉,今多呼為父母之母,非也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4 2:23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