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殄,盡也。从歺,㐱聲。𠂈,古文殄如此。」王筠釋例:「『殄』之古文,蓋从倒人,以會『靡有孑遺』之意。」

tiǎn 《廣韻》徒典切,上銑定。諄部。

①尽;灭绝;消灭。《爾雅·釋詁上》:「殄,盡也。」又《釋詁下》:「殄,絶也。」《書·舜典》:「朕堲讒説殄行,震驚朕師。」傳:「殄,絶;言我疾讒説絶君子之行而動驚我衆,欲遏絶之。」《後漢書·班彪傳附班固》:「草木無餘,禽獸殄夷。」李賢注:「殄,盡也。」孙中山《讨袁檄文》:「誓殄元凶,再奠新邦。」

②病。《詩·大雅·瞻卬》:「人之云亡,邦國殄瘁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家大人曰:『殄、瘁皆病也。』殄瘁之同為病,猶勞瘁之同為病。」《周官·地官·稻人》:「凡稼澤,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。」鄭玄注:「殄,病也。」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鑄名器,藏寶財,固民之殄病是待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注曰:『殄,絶也。』家大人曰:『注依《爾雅》訓殄為絶。民之絶病,頗為不辭。』案:殄亦病也。」

③昏迷。《論衡·論死》:「殄者,死之比也。人殄不悟,則死矣。」

④通「腆」。善。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歺部》:「殄,古文假殄為腆。」《詩·邶風·新臺》:「燕婉之求,籧篨不殄。」鄭玄箋:「殄,當作腆。腆,善也。」《儀禮·燕禮》「寡君有不腆之酒」鄭玄注:「古文腆皆作殄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6 0:40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