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权〕

《説文》:「權,黄華木。从木,雚聲。一曰反常。」

(一)quán 《廣韻》巨員切,平仙羣。元部。

①木名。《説文·木部》:「權,黄華木。」王筠句讀:「《釋草》曰『權,黄華』,注以牛芸草當之。《釋木》『權,黄英』,云未詳。君合二條為一,而以『木也』定之,謂即是一物,兩篇重出耳。」

②秤锤。也指秤。《廣雅·釋器》:「錘謂之權。」《廣韻·仙韻》:「權,稱錘也。」《論語·堯曰》:「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,謹權量,審法度,脩廢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」何晏集解:「曰:『權,稱也;量,斗斛。』」《漢書·律曆志上》:「權者,銖、兩、斤、鈞、石也,所以稱物平施,知輕重也。」陸贄《論替换李楚琳狀》:「權之為義,取類權衡,衡者稱也,權者錘也。」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「日,穰穰满家。」又测量工作中垂球下端倒圆锥形的金属锤也叫权。阮元《疇人傳·熊三拔》:「若以銅為權,下重末鋭,令其末旋轉加周者,名為垂權,與垂線同。」

③称量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權,然後知輕重;度,然後知長短。」《漢書·律曆志上》:「量多少者不失圭撮,權輕重者不失黍絫。」《清朝野史大觀·清代述異·蘭陵莊氏》:「即自入井,運金以出,窮日之力乃盡,至公堂權之,得三十萬兩有奇。」

④衡量;比较。《吕氏春秋·舉難》:「且人固難全,權而用其長者,當舉也。」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「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連結豪傑,謀廢靈帝南朝裴松之注引《魏書》曰:「古人有權成敗、計輕重而行之者,伊尹霍光是也。」梁启超《中国国会制度私议》:「两害相权取其轻,两利相权取其重。」

⑤平均;平衡。《廣韻·仙韻》:「權,平也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弓人》:「九和之弓,角與幹權。」鄭玄注:「權,平也。」孫詒讓正義引戴震補注曰:「權之使無勝負……謂角與幹平。」韓愈《雜詩四首》之三:「截橑為欂楹,斷楹以為柱,束蒿以代之,小大不相權。」王安石《上五事書》:「今以百萬緡之錢,權物價之輕重,以通商而貰之,令民以歲入數萬緡息。」

⑥星名。北斗七星之一。《廣雅·釋天》:「北斗七星……四為權。」《史記·天官書》:「南宫朱鳥、權、衡。」裴駰集解引孟康曰:「軒轅為權,太微為衡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權,四星,在軒轅尾西。」

⑦权力;权柄。《莊子·天運》:「親權者不能與人柄。」《世説新語·言語》:「王兄長沙王執權於,遂構兵相圖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十六回:「使之以權,動之以利,再無不盡職的了。」鲁迅《而已集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》:「董卓之后,曹操专权。」

⑧威势。《逸周書·大戒》:「權先申之。」孔晁注:「權,謂勢重。」《漢書·季布傳》:「辯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。」顔師古注:「言招求貴人威權,因以請託,故得他人顧金錢也。」梅堯臣《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》:「秋權摧物不見跡,但使萬古生愁悲。」鲁迅《准风月谈·二丑艺术》:「世间只要有权门,一定有恶势力。」

⑨权利。如:人权;公民权;选举权;发言权。李大钊《亚细亚青年的光明运动》:「我们相信人类都有劳动权。」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「近阅日报,有保护版权的广告。」

⑩谋略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「中權,後勁。」杜預注:「中軍制謀,後以精兵為殿。」《新唐書·張守珪傳》:「守珪曰:『創痍之餘,詎可矢石相確,須權以勝之。』」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六回:「今若舉數十萬之衆,頓長江之濱,倘賊憑險深藏,使我士馬不得逞其能,奇變無所用其權,則天威屈矣。」

⑪变通;权变。即衡量是非轻重,因事制宜。古代常与「经(至当不变的道理)」相对。《説文·木部》:「權,反常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權,又為權變之權。」《廣韻·仙韻》:「權,變也。反常合道,又宜也。」《易·繫辭下》:「井以辯義,巽以行權。」王弼注:「權,反經而合道,必合乎巽順,而後可以行權也。」《孟子·離婁上》:「男女授受不親,禮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權也。」趙岐注:「權者,反經而善也。」《新唐書·姚崇傳》:「庸儒泥文不知變,事固有違經而合道,反道而適權者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「禮有經,亦有權,想没有什麽行不得處。」

⑫佛教名词。「方便」的异名。与「实」相对。适于一时机宜之法名「权」,究竟不变之法名「实」。《文選·王巾〈頭陀寺碑文〉》:「導亡機之權,而功濟塵劫。」李善注:「權,方便也。」《摩訶止觀》卷三:「權謂權謀,暫用還廢;實謂實録,究竟旨歸。」

⑬代理(官职)。李翺《韓吏部行狀》:「改江陵府法曹〔參〕軍,入為權知國子博士……權知三年,改真博士。」《遼史·聖宗紀八》:「九月壬辰朔,以渤海宰相羅漢東京統軍使。」《清史稿·宣統皇帝紀》:「命王士珍權署湖廣總督。」

⑭充当;当作。張可久《湖上小隱》:「蕉葉權歌扇,榴花當舞裙。」汪大淵《島夷志略·暹》:「仍以𧴩子權錢使用。」

⑮重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權,重也。」《戰國策·齊策三》:「之所以敢多割地者,挾太子也。今已得地而求不止者,以太子權王也。」高誘注:「權,重。」

⑯秉,持。《廣韻·仙韻》:「權,秉也。」《文選·陸機〈五等諸侯論〉》:「是以經始權其多福,慮終取其少禍。」李善賈逵《國語》注日:「權,秉也。」

⑰黄色。王国维《〈爾雅〉草木蟲魚鳥獸釋例下》:「權及權輿皆本黄色之意。《釋草》『權,黄華』,《釋木》『權,黄英』其證也。《(釋)蟲》之『權輿父』注以為瓜中黄甲小蟲,是凡黄色者謂之權,長言之則為權輿矣。余疑權即䵎之初字,《説文》:『䵎,黄黑色也。』《廣雅》:『䵎,黄也。』今驗草木之萌芽,無不黄黑者。故蒹葭之萌,謂之𢑆俞,引申之則為凡草木之始……始之義行而黄之義廢矣。」

⑱副词。表示情态,相当于「姑且」、「暂且」。《文選·左思〈魏都賦〉》:「權假日以餘榮,比朝華而菴藹。」李善注:「權,猶苟且也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八十六回:「盧俊義道:『軍士厮殺一日,神思困倦,且就這裏權歇一宵。』」闻一多《神话与诗·说舞》:「或在客观的真不可能时,乃以主观的真,权当客观的真。」

⑲通「顴」。面颊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權,叚借為顴。」《文選·曹植〈洛神賦〉》:「明眸善睞,靨輔承權。」李善注:「權,兩頰。」

代国名。故都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。《集韻·㒨韻》:「權,國名。」《左傳·莊公十八年》:「初,楚武王,使鬭緡尹之。以叛,圍而殺之。遷那處,使閻敖尹之。」

㉑姓。《集韻·㒨韻》:「權,姓。」《姓觿·先韻》:「權,《路史》云:葛天氏之後。《唐氏系表》云:權國姓,武丁之裔;滅於,因氏。《姓纂》云:大夫鬭緡尹,因氏。《千家姓》云:隴西族。《南史》有權會,《北史》有權景宜權翼,《唐書》有權德輿,《宋史》有權邦彦。」

(二)guàn 《集韻》古玩切,去换見。

①同「樌(灌)」。丛生的树木。《集韻·换韻》:「樌,木叢生。或作權。」

②通「爟」。权火,古代祭祀时所举的燎火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權,叚借為爟。」《逸周書·大明武》:「旁隧外權。」《史記·封禪書》:「通權火。」裴駰集解引張晏曰:「權火,烽火也。狀若井挈皋矣,其法類稱,故謂之權,欲令光明遠照,通祀所也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權,一音爟。《周禮》有『司爟』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4 10:41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