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匡 |
释义 | 匡 《説文》:「匡,飲器,筥也。从匚,𡉚聲。筐,匡或从竹。」 (一)kuāng 《廣韻》去王切,平陽溪。陽部。 ①古代盛饭用具。后作「筐」。《説文·匚部》:「匡,飲(飤)器,筥也。」桂馥義證:「筥,當為𥴧。本書:『𥴧,飤牛筐也。方曰筐,圜曰𥴧。』」《易·歸妹》「女承筐,无實」唐陸德明釋文所据本作「匡」,云:「匡,鄭作筐。」 ②方正;端正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匡,正也。」《玉篇·匚部》:「匡,方正也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「是故規之以眡(視)其圜也,萭(矩)之以眡其匡也。」孫詒讓正義:「匡,方也。」《法言·寡見》:「卜式之云,不亦匡乎!」李軌注:「匡,正也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二》:「詢盤江曲折,為明日行計,乃匡坐作記。」 ③扶正;纠正。《詩·小雅·六月》:「王于出征,以匡王國。」鄭玄箋:「匡,正也。」《元史·哈剌哈孫傳》:「制出中宫,羣邪黨附,哈剌哈孫以身匡之,天下晏然。」陈毅《哭彭雪枫同志》:「吾党匡天下,得君亦俊才。」 ④救助;辅助。《書·盤庚上》:「我王來,既爰宅于茲,重我民,無盡劉,不能胥匡以生。」《左傳·成公十八年》:「匡乏困,救災患。」杜預注:「匡,亦救也。」唐皮日休《商君列傳贊》:「商君之匡秦,雖不必盡是,然亦至矣。」李大钊《乙卯残腊由横滨搭法轮赴春申在太平洋舟中作》:「相期吾少年,匡时且努力。」 ⑤匡床。《徐霞客遊記·粤西遊日記四》:「上一裡,得坪,菴倚之。竹匡木几,灑掃具悉給……乃架匡展簟卧。」 ⑥框廓。后作「框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「(天極星)環之匡衛十二星,藩臣。皆曰紫宫。」元楊梓《豫讓吞炭》第三折:「静悄悄廁樓内等他,黑洞洞土牆匡直下,又没甚斜月照窗紗。」苏曼殊《碎簪记》:「其叔闻言,乃徐徐脱其玳瑁匡大眼镜,起立向余略点其首。」又环绕。《天工開物·乃服·調絲》:「以木架鋪地,植竹四根於上,名曰絡篤,絲匡竹上。」清袁枚《俗吏篇·判牘》:「刊章匡以花,急遞插以羽。」 ⑦眼眶。后作「眶」。《素問·刺禁論》:「刺匡上陷骨,中脈,為漏,為盲。」王冰注:「匡,目眶也。」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:「於是(王)氣怨結而不揚,涕滿匡而横流。」 ⑧(器物因久用)歪斜损坏;亏损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壯部》:「匡,叚借為軭,又為枉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「察其菑蚤不齵,則輪雖敝不匡。」鄭玄注:「乃後輪敝盡不匡刺也……鄭司農云:『匡,枉也。』」《國語·越語下》:「日困而還,月盈而匡。」韋昭注:「匡,虧也。」又败坏。《馬王堆漢墓帛書·十六經·兵容》:「因民之力,逆天之極,有〔又〕重有功,其國家以危,社稷以匡。」《淮南子·時則》:「自古及今,不可移匡。」俞樾平議:「匡與軭通……不移匡,言不衺曲也。」 ⑨春秋时齐国简册名。《管子·大匡》郭沫若等解题:「《管書》有《大匡》、《中匡》、《小匡》三篇,所紀皆管仲輔相桓公時事。以『匡』名篇,頗費解釋。」又「故古册書有大、中、小三種。《大匡》蓋二尺四寸簡書,《中匡》一尺二寸簡書,《小匡》八寸簡書也。《大匡》蓋齊國官書,《中匡》、《小匡》則私家著述,故簡制有長短,而内容亦有出入。」 ⑩螃蟹的背壳。《字彙補·匚部》:「匡,蟹背也。」《禮記·檀弓下》:「蠶則績而蟹有匡。」孔穎達疏:「蟹背殼似匡。」清吴騫《拜經樓詩話》卷四引李穎《續南華》云:「海島有蟹,其匡宛具一人面。」 ⑪恐惧。《禮記·禮器》:「年雖大殺,衆不匡懼。」鄭玄注:「匡,猶恐也。」 ⑫料想。《醒世恒言·賣油郎獨占花魁》:「你是個做經紀本分人兒,那匡你會温存,能軟款,知心如意。」明馮夢龍《山歌·破騌帽歌》:「弗匡你介一箇收成!」明王錂《春蕪記·反目》:「不匡那小姐自與宋玉一心一意,拱去的東西,轉手就拿與宋玉受享了。」 ⑬古地名。 ⑭山名。即江西省庐山。宋陳舜俞《廬山記》:「匡俗先生,姓匡名俗,商周之際,遯世隱居,廬於廬山,故曰匡廬。」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江西一》「其名山則有廬山」注:「世皆謂匡俗所居,亦曰匡山。」唐孟浩然《彭蠡湖中望廬山》:「中流見匡阜,勢壓九江雄。」 ⑮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三》:「匡氏,魯匡邑宰匡句須之後。」 (二)wāng 《篇海類編》烏光切。陽部。 通「尪」。胫骨弯曲残疾的人。《荀子·正論》:「譬之是猶傴巫跛匡,大自以為有知也。」楊倞注:「匡,讀為尪,廢疾之人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