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㧙 |
释义 | 㧙 (一)bì 《集韻》薄宓切,入質幫。又毗至切。 ①椎击。《方言》卷十:「㧙,椎也。南楚凡相椎搏曰㧙。」《玉篇·手部》:「㧙,椎擊也。」《列子·黄帝》:「顧見商丘開年老力弱,……既而狎侮欺詒,攩㧙挨抌,亡所不為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「叉蔟之所攙捔,徒搏之所撞㧙。」吕延濟注:「撞㧙,謂撞而㧙倒。」《晋書·夏侯湛傳》:「抵㧙管仲,蹉雹晏嬰。」 ②刺。也作「柲」。清戴震《方言疏證》卷十二:「柲,亦作㧙。《廣雅》:『㧙,刺也。』義本此。《廣韻》『𢴩』字注云:『《方言》:刺也,亦作㧙。』所引即此條。字異音義同。」 (二)bié 《集韻》蒲結切,入屑並。 扭转。《集韻·屑韻》:「㧙,捩也。」清毛先舒《釋巧》:「行巧乃躓,辭巧乃窮,視巧乃淫,聽巧乃傾,㧙巧乃純,守於一貞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