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練 |
释义 | 練〔练〕 《説文》:「練,湅繒也。从糸,柬聲。」 liàn 《廣韻》郎甸切,去霰來。元部。 ①把生丝或织品煮得柔软洁白。《釋名·釋采帛》:「練,爛也,煮使委爛也。」《玉篇·糸部》:「練,煮漚也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染人》:「凡染,春暴練,夏纁玄。」鄭玄注:「暴練,練其素而暴之。」《淮南子·説林》:「墨子見練絲而泣之,為其可以黄,可以黑。」宋蘇軾《宥老楮》:「黄繒練成素,黝面頮作玉。」 ②已练制的白色熟绢。《急就篇》:「綈絡縑練素帛蟬。」顔師古注:「練者,煮縑而熟之也。」《左傳·襄公三年》:「使鄧廖帥組甲三百,被練三千,以侵吴。」《論衡·累害》:「青蠅所汙,常在練素。」又泛指丝绸。毛泽东《菩萨蛮·大柏地》:「赤橙黄绿青蓝紫,谁持彩练当空舞?」 ③白色。南朝梁吴均《答蕭新浦》:「翩翩流水車,蕭蕭曳練馬。」唐無可《中秋臺看月》:「水光籠草樹,練影挂樓臺。」明李昌祺《剪燈餘話·至正妓人行》:「練衲正宜參般若,赤繩無奈墮痴緣。」 ④小祥祭。古代居丧十三个月而举行的一种祭奠仪式,因按规定穿练服(粗服),故又简称为「练」或「练祭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:「言甸人讀禱,付練祥,掌國事。」賈公彦疏:「練,謂十三月小祥練祭。」《荀子·子道》:「魯大夫練而牀,禮邪?」楊倞注:「練,小祥也。」《禮記·檀弓上》:「練而慨然。」孔穎達疏:「練而慨然者,轉緩也,至小祥但嘆慨日月若馳之速也。」 ⑤精壮;干练。《孫子·始計》:「兵衆孰强,士卒孰練。」晋陸機《辨亡論下》:「其野沃,其兵練,其器利。」宋歐陽修《翰林侍讀學士右諫議大夫楊公墓誌銘》:「公又言:『兵在精,不在衆。衆而不練,則不整而易敗。』」 ⑥经验多;熟悉。《商君書·錯法》:「錯法而民無邪,舉事而材自練。」《南史·王准之傳》:「彪之博聞多識,練悉朝儀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「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。」 ⑦训练;操练。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「練士厲兵,在大王所用之。」《三國志·魏志·張範傳》:「兵不練習,難以成功。」《北史·周紀·高祖武帝》:「惡衣菲食,繕甲練兵。」 ⑧熔炼。后作「鍊(煉)」。《字彙·糸部》:「練,鍛練,與鍊、煉同。」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「方士欲練以求奇藥。」又《扁鵲倉公列傳》:「齊王侍醫遂病,自練五石服之。」《列子·湯問》:「故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。」杨伯峻集釋引秦恩德曰:「練,古鍊字,《淮南》亦作『練』。」 ⑨通「柬(jiǎn)」。选择。《正字通·糸部》:「練,選擇也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練,叚借為柬。」《通典》卷一百五十九引孫武《兵法》:「簡兵練卒,或出或守。」《楚辭·離騷》:「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,長顑頷亦何傷!」《漢書·禮樂志》:「練時日,侯有望。」顔師古注:「練,選也。」 ⑩通「湅」。洗涤;冲刷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練,叚借為湅。」《文選·枚乘〈七發〉》:「於是澡㮣胷中,灑練五藏。」李善注:「練,猶汏也。」漢蔡邕《琴歌》:「練余心兮浸太清,滌穢濁兮存正靈。」唐韓愈《李花贈張十一署》:「風揉雨練雪羞比,波濤翻空杳無涘。」 ⑪同「楝」。木名。《篇海類編·衣服類·糸部》:「練,木名。亦作楝。」 ⑫用同「鏈」。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卷十四:「甘寧撥開箭林,一練打倒朱光。」 ⑬水名。在今广东省普宁市至潮阳市一带。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廣東四·潮州府》:「練江,在縣西南石龜山下,源出海陽縣雲落山,流入境東南十里,有𣴛水來合焉……滙衆流而為江,紆迴如練,因名練江。」 ⑭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五》:「練氏,出《姓苑》。今建安多此姓。嘉佑登科有練定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